- ISBN:978751364048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27
- 出版时间:2015-11-01
- 条形码:9787513640480 ; 978-7-5136-4048-0
本书特色
本书的研究发现,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阶段,与汉族和全国人口比较,虽然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仍然比较快,但结构问题更显突出。本书作者认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政策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结构上来。本书的主要结论是: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在2000—2010年的增长率显著低于1990—2000年的增长率,持续高增长的少数民族数量明显减少。这一方面归因于人口控制政策,另一方面是人口发展的自然规律使然。 第二,中国各少数民族人口随全国人口一起进入了持续老龄化的状态,且表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快。各少数民族进入老龄化社会比预期早,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人口呈现出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特征。 第三,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与汉族比较,滞后是普遍的,这不仅体现在各种教育程度的指标上,而且体现在55个少数民族除个别民族受教育程度高于汉族外,其余均低于汉族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第四,从在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看,少数民族在业人口处于一种“逆向调整”,即趋向于“低端化”状态。 第五,不同民族城镇化水平差异很大,城镇化推进速度存在显著的不同;同一民族分布于不同地区,其城镇化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聚居地的城镇化水平低,散居地的城镇化水平高。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这些结构变化,说明民族工作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认为新形势下,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的重点应放在结构上,这意味着: **,切实加强少数民族老年人口的工作。应切实加强少数民族老年人口的工作,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包括养老机构、资金筹措等与老年人口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第二,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的教育,特别是中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 第三,特别重视少数民族在业人口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逆向调整”趋势。一方面,要改进和完善公务员招考制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充分信任、放手使用。 第四,应充分研究和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未来20年是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时期,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的特殊性,各地区在制定推进城镇化的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人口,走包容性城镇化之路,形成各族人口分享城镇化红利的机制,这对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是至关重要的。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发现,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阶段,与汉族和全国人口比较,虽然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仍然比较快,但结构问题更显突出。本书作者认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政策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结构上来。本书的主要结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在2000—2010年的增长率显著低于1990—2000年的增长率,持续高增长的少数民族数量明显减少。这一方面归因于人口控制政策,另一方面是人口发展的自然规律使然。 第二,中国各少数民族人口随全国人口一起进入了持续老龄化的状态,且表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快。各少数民族进入老龄化社会比预期早,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人口呈现出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特征。 第三,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与汉族比较,滞后是普遍的,这不仅体现在各种教育程度的指标上,而且体现在55个少数民族除个别民族受教育程度高于汉族外,其余均低于汉族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第四,从在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看,少数民族在业人口处于一种“逆向调整”,即趋向于“低端化”状态。 第五,不同民族城镇化水平差异很大,城镇化推进速度存在显著的不同;同一民族分布于不同地区,其城镇化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聚居地的城镇化水平低,散居地的城镇化水平高。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这些结构变化,说明民族工作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认为新形势下,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的重点应放在结构上,这意味着:**,切实加强少数民族老年人口的工作。应切实加强少数民族老年人口的工作,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包括养老机构、资金筹措等与老年人口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第二,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的教育,特别是中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 第三,特别重视少数民族在业人口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逆向调整”趋势。一方面,要改进和完善公务员招考制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充分信任、放手使用。 第四,应充分研究和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未来20年是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时期,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的特殊性,各地区在制定推进城镇化的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人口,走包容性城镇化之路,形成各族人口分享城镇化红利的机制,这对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是至关重要的。
目录
作者简介
郑长德(1962— ),男,四川省广元市朝天镇人,经济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湖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计划。长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要有《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发展金融学》等,在CSSCI、中文核心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1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
曾国藩的经济课
¥33.2¥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经济学反思
¥17.8¥56.0 -
国富论
¥9.7¥35.0 -
国富论
¥16.7¥5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6.0¥50.0 -
文化经济学
¥22.6¥60.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38.7¥58.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23.1¥69.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7¥58.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7¥39.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
¥9.3¥15.0 -
思考.快与慢
¥51.4¥69.0 -
理性的非理性:生活中的怪诞行为学/郑毓煌苏丹
¥19.6¥58.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37.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