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双城论市: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6821755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96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568217552 ; 978-7-5682-1755-2
本书特色
"在高速城市化的推动下,各种实体要素的堆砌使城市沦为了没有意义的抽象空间,物质建设的繁荣和空间格局的趋同,使人的方向感和归属感变得日益模糊,作为城市主体的人,无法再依据个人经验进行自身的定位,也无法对生存的空间产生情感依赖,于是一种新的场所认同危机伴随着现代性而显现出来。 该书将认同的议题与场所通过作为主体的“人”建立一种连接,使场所与人的关系问题的解析更加明了和深入,通过多维度的分析和解读,提出了可以使主体实现定向和认同的场所重建的策略。 本书的研究为以后的城市设计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未来的设计方向转移了关注点,从而真正的做到为大众的真实需求而设计
内容简介
人是城市的主体,正是人的丰富多样化的生活使城市的实体建设和空问变得有意义,所有的建造都应该是为了使人们好地生活,好地服务大众。但如今在“大跃进”式的城市化推动下,城市呈现出的则是景观的均质化、空间的碎片化、形态格局的机械化以及空间意义的弱化……各种实体要素的堆砌使现代城市变为一个没有意义的抽象空间,物质建设的繁荣和空间格局的趋同使人的方向感和归属感变得日益模糊,主体无法再依据个人的经验进行自身的定位,也无法对生存的空间产生情感依赖,于是一种新的场所认同危机伴随着现代性而显现出来。 认同问题产生于现代社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以前不存在认同问题,只是大众并没有把“认同”和“承认”看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虽然在前现代社会中,人们也存在身份认同以及依赖他人的情况,但是这些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并不成问题。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主体自我的存在和生存的意义受到了有力的挑战,认同问题在各个领域都逐渐显现出来。 那么面对此困境,该通过何种标准来营造场所才能让主体对其产生深刻的认同呢?《观城论市: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通过作为主体的“人”将认同的议题与场所建立一种连接,旨在强调场所与主体双向认同的关系。场所认同的塑造过程亦是人对环境进行感知的过程,是对人认知空间中历史、经验、情感、记忆、意义等的保护和回归。解决主体场所认同危机就是要恢复和重塑有意义的场所。因此,在重建场所认同的策略上,其营造的方向应以主体的行为属性、功能、情感的需求为导向,应满足主体在空间中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体验的需求,注重主体精神空间的营造,努力建构可以使主体实现定向和认同的场所。
-
建筑园林文化趣味读本
¥17.8¥56.0 -
图解日本古建筑
¥17.0¥49.9 -
新建筑与流派-大家小书
¥11.7¥26.0 -
建筑侦探的冒险:东京篇
¥19.6¥58.0 -
妙趣横生的日本建筑学
¥18.0¥45.0 -
审判
¥12.5¥36.0 -
成为设计师的49堂课
¥23.2¥58.0 -
中国俗文化丛书·四合院
¥15.9¥49.8 -
天台宗佛教建筑研究
¥28.6¥35.0 -
中国舞蹈史话-大家小书
¥9.4¥22.0 -
建筑无可替代
¥11.2¥32.0 -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插图珍藏本)
¥52.0¥68.0 -
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理论与实践
¥139.1¥188.0 -
贵州石窟寺和摩崖造像保护研究
¥112.6¥168.0 -
城市应急避难疏散空间仿真及优化
¥39.7¥49.0 -
大家小书《梓翁说园》(精装本)
¥36.3¥56.0 -
建筑智能测绘技术
¥28.9¥39.8 -
新城市前沿:士绅化与恢复湿地运动者之城
¥46.2¥78.0 -
古迹入门 图解台湾经典古建筑 增订版
¥72.5¥148.0 -
中原古建筑的文化密码
¥40.4¥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