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椎疾病影像诊断学-第2版

包邮脊椎疾病影像诊断学-第2版

1星价 ¥96.8 (8.2折)
2星价¥96.8 定价¥1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21303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66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117213035 ; 978-7-117-21303-5

本书特色

  《脊椎疾病影像诊断学(第2版)》是集编者们李联忠、冯卫华、王国华、高波、王立忠多年来从事放射诊断工作的经验,又参考国内外有关专*和大量文献编写而成,内容丰富而全面。全书分二十章,约40万字,插图268幅,可称文图并茂。全书由浅而深,从胚胎发育开始,顺序讲述脊椎的影像解剖和临床生物力学,并进而论述诸多包罗齐全的各种先天和后天疾病。使读者,特别是放射工作者有一透彻而深入的了解,不仅限于影像方面的,而是要求如同临床医师一样地通晓疾病,为放射学医师成为真正的临床医师奠定基础,并起到后教育的作用。 本书文字流畅,层次分明,图片清晰,线图**,易于理解,便于应用,符合我国实际,故而很有实用价值,相信本书的问世,必定对提高脊椎病变的诊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集编者们李联忠、冯卫华、王国华、高波、王立忠多年来从事放射诊断工作的经验,又参考国内外有关专*和大量文献编写而成,内容丰富而全面。全书分二十章,约40万字,插图268幅,可称文图并茂。全书由浅而深,从胚胎发育开始,顺序讲述脊椎的影像解剖和临床生物力学,并进而论述诸多包罗齐全的各种先天和后天疾病。使读者,特别是放射工作者有一透彻而深入的了解,不仅限于影像方面的,而是要求如同临床医师一样地通晓疾病,为放射学医师成为真正的临床医师奠定基础,并起到后教育的作用。本书文字流畅,层次分明,图片清晰,易于理解,便于应用,符合我国实际,故而很有实用价值,相信本书的问世,必定对提高脊椎病变的诊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目录

**章  脊椎的胚胎发育及组织学  **节  脊索的形成  第二节  体节的形成  第三节  脊椎的形成  第四节  椎间盘的形成  第五节  脊椎的组织细胞学第二章  脊柱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  **节  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脊柱的功能单位及力学性能    一、椎体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    二、椎间盘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    三、椎弓及关节突的生物力学    四、韧带的生物力学    五、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生物力学  第三节  脊柱的运动和动力学    一、脊柱运动的特点    二、脊柱的运动与脊髓的适应    三、脊柱的动力学第三章  脊柱的大体解剖  **节  脊椎骨的构成    一、颈椎    二、胸椎    三、腰椎    四、骶尾椎  第二节  椎管    一、椎管    二、椎管内部结构  第三节  椎体和附件    一、椎体    二、椎弓  第四节  椎间隙和椎间孔    一、椎间隙    二、椎间孔  第五节  椎间盘及其正常老化    一、椎间盘的形态    二、椎间盘的血管和神经    三、椎间盘的年龄变化    四、椎间盘的生理功能  第六节  脊柱的连接    一、椎体间连接    二、椎弓间连接    三、寰枢关节和寰枕关节    四、钩椎关节  第七节  脊柱的运动    一、前群    二、外侧群    三、后群  第八节  脊柱的血运    一、脊椎的动脉    二、脊椎的静脉第四章  脊髓的大体解剖  **节  脊髓的形态  第二节  脊髓的内部构造  第三节  脊髓节  第四节  脊髓的血供  第五节  脊髓的发育  第六节  脊髓反射    一、浅反射    二、深反射  第七节  脊髓的被膜及椎管内腔隙    一、硬膜外腔    二、硬膜下腔    三、蛛网膜下腔第五章  脊椎的影像学检查第六章  脊椎的断层影像解剖第七章  脊椎、脊髓发育畸形与发育障碍第八章  脊柱外伤第九章  脊椎退行性病变第十章  关节病变第十一章  脊椎与脊髓感染性病变第十二章  脊椎与脊髓肿瘤性病变第十三章  脊椎与脊髓血管性疾病第十四章  内分泌性骨病第十五章  网状内皮系统疾病第十六章  结缔组织病第十七章  营养代谢和中毒性骨病第十八章  造血系统疾病第十九章  骨缺血坏死第二十章  寄生虫病第二十一章  其他脊椎和脊髓病变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联忠,教授、硕士生导师。原籍山东省昌邑市,1938年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59年就读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本科(现山东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医学院放射学教研室(现青岛大学医学院)、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从事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科研五十余年。 从1972年开始侧重于神经放射学,从师姜宗衡教授、吴恩惠教授等,在前辈影像学家的指导下对神经放射学诊断打下深厚基础,对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这一生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与结识很多良师益友有着重大关系,他们是曹来宾教授、陆荣庆教授、陈星荣教授、夏宝枢教授、张维新教授、戴建平教授、祁吉教授等,并得到他们的无私爱护及帮助,这也是我一生的幸事。 “凡事即便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这是我的座右铭。经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及坚韧不懈的努力,对神经放射学有较深的造诣并取得一定成就,除先后在国内各类杂志发表有关论文外,同时主编《颅脑疾病CT图谱》(济南出版社),《颅内压增高影像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脊椎疾病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颅脑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第1版、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脑与脊髓CT、MRI诊断学图谱》第1版、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并指导有关人员完成了多部影像学专著,受到业内同道认可,获多项省、市科学进步奖,本人以放射界优秀人才被录入《青岛百科全书》。 本人终生热爱医学影像学事业,退休后仍然坚持在**线做学术研究,将一生所学之经验、心得、资料进行总结,先后完成多部神经放射专著,进入古稀之年在热心同道及朋友们的协助、支持下,完成这部《脊椎疾病影像诊断学》(第2版)深感欣慰。医学既是自然科学,也是一门造福人类的学科,我将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直至生命终止。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