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963984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6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509639849 ; 978-7-5096-3984-9
内容简介
双边匹配问题在现实中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背景,如未婚男女的婚姻匹配、学生志愿与学校录取的匹配、员工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商品交易中买方与卖方的匹配、物流供需的匹配、技术供给方与技术需求方的匹配、服务提供方与服务需求方的匹配等。考虑双方主体的满意程度,开展双边满意匹配方法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双边满意匹配方法研究》介绍了作者近年来针对双边满意匹配方法的主要研究成果,如基于偏好序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基于偏好序的考虑主体行为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双边主体给出指标期望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以及基于偏好序的稳定双边满意匹配方法,可用来解决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双边满意匹配实际问题,并可扩展到其他具有双边满意匹配特征的决策问题中。另外,书中提出的方法可用来解决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双边满意匹配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双边满意匹配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层面和方法层面的借鉴与指导。
目录
**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中存在大量双边匹配问题
二、双边匹配模型与方法研究备受重视
三、双边满意匹配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一、双边满意匹配的概念及其问题的提炼
二、双方主体满意度函数的刻画
三、考虑不同情形的基于偏好序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
四、考虑双边主体给出指标期望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五节 本书章节安排
第六节 本书数学符号及用语的说明
第二章 双边匹配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节 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一、文献检索范围分析
二、相关文献情况分析
三、学术趋势分析
第二节 关于典型双边匹配问题的研究
一、男女婚姻匹配问题
二、医院与实习生匹配问题
三、学生入学匹配问题
四、员工与岗位匹配问题
五、买卖双方交易匹配问题
六、其他双边匹配问题
第三节 关于双边匹配方法的研究
一、递延算法
二、数学规划方法
三、智能优化方法
四、多属性决策方法
五、基于博弈论的方法
第四节 对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的总结
一、已有成果的主要贡献
二、已有成果的不足之处
第五节 已有研究对本书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双边满意匹配的相关概念分析
**节 双边匹配的相关概念
一、双边匹配
二、基于偏好序的双边匹配
三、基于偏好序的1-1双边匹配
四、基于偏好序的1一n双边匹配
五、具有指标期望的双边匹配
第二节 双边满意匹配的相关概念
一、双边匹配满意度
二、基于偏好序的双边满意匹配
三、具有指标期望的双边满意匹配
第三节 其他相关概念
一、双方主体满意度函数
二、双边满意匹配结果的稳定性
三、双边匹配主体的心理行为特征
第四节 考虑不同情形的双边满意匹配问题
一、基于偏好序的双边满意匹配问题一-
二、基于偏好序的稳定双边满意匹配问题
三、基于偏好序的考虑主体行为的双边满意匹配问题
四、考虑双边主体给出指标期望的双边满意匹配问题
第四章 基于偏好序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
**节 基于偏好序的双边满意匹配问题描述及研究框架
一、问题描述
二、研究框架
第二节 双方匹配满意度的计算方法及性质分析
一、匹配满意度的计算公式
二、相关性质分析
第三节 基于偏好序的1-1双边满意匹配方法
一、符号定义与说明
二、二分图和权匹配
三、综合满意度的计算
四、匹配模型的构建
五、匹配模型的求解
六、算例分析
第四节 基于偏好序的1一n双边满意匹配方法
一、符号定义与说明
二、匹配模型的构建
三、匹配模型的求解
四、算例分析
第五章 基于偏好序的稳定双边满意匹配方法
**节 基于偏好序的稳定双边满意匹配问题描述及研究框架
一、问题描述
二、研究框架
第二节 双边匹配稳定性的线性约束表示
第三节 基于偏好序的1-1稳定双边满意匹配方法
一、符号定义与说明
二、匹配模型的构建
三、匹配模型的求解
四、算例分析
第四节 基于偏好序的1一n稳定双边满意匹配方法
一、符号定义与说明
二、匹配问题的转化
三、匹配模型的构建
四、匹配模型的求解
五、算例分析
第六章 基于偏好序的考虑主体行为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
**节 基于偏好序的考虑主体行为的双边满意匹配问题描述及
研究框架
一、问题描述
二、研究框架
第二节 失望理论概述
一、失望理论
二、改进失望理论
第三节 基于偏好序的考虑主体行为的1-1双边满意匹配方法
一、符号定义与说明
二、考虑主体行为的感知效用值的计算
三、匹配模型的构建
四、匹配模型的求解
五、算例分析
第四节 基于偏好序的考虑主体行为的1-1稳定双边满意匹配方法
一、符号定义与说明
二、考虑主体行为的感知效用值的计算
三、匹配模型的构建
四、匹配模型的求解
五、算例分析
第七章 双边主体给出指标期望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双边满意匹配方法研究》: 第三节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本书在双边匹配问题与双边匹配方法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并给出考虑不同情形的基于偏好序的双边满意匹配的求解方法和双方主体给出指标期望的双边匹配问题求解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理论到实践的思路。本书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如下。 一、研究目标 针对上述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本书研究的总体目标如下:在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双边满意匹配的概念,形成科学的、有理论与实际价值的双边满意匹配问题研究体系;给出基于偏好序的双方主体满意度函数的刻画方法;给出双方主体给出指标期望的主体满意度的刻画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双边满意匹配问题,选用合适有效的工具、手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给出考虑不同情形的基于偏好序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和具有指标期望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本书的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1)在理论层面,通过对双边满意匹配问题进行提炼和分类,给出双边满意匹配问题的相关概念,并给出不同情形的基于偏好序的双边满意匹配问题和具有指标期望的双边满意匹配问题的描述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框架,为进一步研究双边满意匹配问题奠定理论基础,也为基于偏好序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和具有指标期望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及方向指导。 (2)在方法与技术层面,针对各情形的基于偏好序的双边满意匹配问题和具有指标期望的双边满意匹配问题,提出若干具有针对性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即基于偏好序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基于偏好序的稳定双边满意匹配方法、基于偏好序的考虑主体行为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和双边主体给出指标期望的双边满意匹配方法。在每种方法中,均在考虑不同因素的前提下构建双边满意匹配优化模型,并给出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 ……
作者简介
李铭洋,辽宁大学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双边匹配理论与方法、决策理论与方法等。近几年,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中国管理科学》、《运筹与管理》等管理科学领域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曾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和三等奖(2014年)、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
-
偏见
¥17.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1.8¥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 -
理解人性
¥12.9¥39.8 -
精神分析的新方法
¥14.5¥39.8 -
文言浅说
¥10.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