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二次电池的材料表征和电极过程机理

绿色二次电池的材料表征和电极过程机理

1星价 ¥114.5 (7.2折)
2星价¥114.5 定价¥1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47239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399
  • 出版时间:2016-01-04
  • 条形码:9787030472397 ; 978-7-03-047239-7

本书特色

本书详细介绍了编著者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研究期间,利用x射线等实验方法研究镍氢和锂离子两类绿色电池活性材料的晶体结构、精细结构和微结构,及其在电池活化、充-放电、循环寿命试验和储存等电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把这些变化与电池性能紧密联系起来,揭示这类化学电源体系中的作用机制,提出和阐明这类绿色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质子或是锂离子的脱-嵌理论,以及在其它各种电极过程(如循环、储存)中的物理机制。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编著者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研究期间,利用X射线等实验方法研究镍氢和锂离子两类绿色电池活性材料的晶体结构、精细结构和微结构,及其在电池活化、充-放电、循环寿命试验和储存等电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把这些变化与电池性能紧密联系起来,揭示这类化学电源体系中的作用机制,提出和阐明这类绿色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质子或是锂离子的脱-嵌理论,以及在其它各种电极过程(如循环、储存)中的物理机制。

目录

前言第1章 电池材料表征和电极过程机理研究常用实验方法 1.1 电池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1.1.1 电池的制备 1.1.2 MH/Ni电池的性能测试 1.2 X射线衍射分析的衍射仪法 1.2.1 现代X射线粉末衍射仪的结构 1.2.2 粉末衍射仪的工作模式 1.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 1.3.1 光电子谱的能量和强度 1.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化学分析 1.3.3 价态研究 1.3.4 价态研究实例——Li(Nio.6 Co0.2 Mn0.2)O2合成过程中阳离子的价态研究 1.4 X射线发射谱及应用 1.4.1 X射线发射谱 1.4.2 X射线发射谱化学分析 1.5 X射线吸收谱 1.5.1 吸收限 1.5.2 用X射线吸收谱的化学定性定量分析 1.5.3 近限结构 1.5.4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和局域结构研究 参考文献第2章 电池材料表征和电极过程机理研究常用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 2.1 物相定性分析 2.1.1 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2.1.2 Jade定性相分析系统的应用 2.2 物相的定量分析 2.2.1 物相定量分析的原理和强度公式 2.2.2 定量相分析标样法及其比较 2.2.3 定量相分析无标样法及其比较 2.3 多晶样品点阵参数的精确测定 2.4 宏观应力(应变)的测定 2.4.1 平面应力状态 2.4.2 平面应力的测定方法 2.5 微结构引起的衍射线宽化效应 2.5.1 微晶和微应力的宽化效应 2.5.2 堆垛层错的宽化效应 2.6 分离XRD线宽多重化宽化效应的*小二乘方法 2.6.1 分离微晶和微应力宽化效应的*小二乘方法 2.6.2 分离微晶一层错XRD线宽化效应的*小二乘方法 2.6.3 分离微应力一层错二重宽化效应的*小二乘方法 2.6.4 微晶一微应力一层错三重宽化效应的*小二乘方法 2.6.5 系列计算程序的结构 参考文献第3章 MH-Ni电池用p-Ni(oH)2和AB5合金储氢的XRD表征 3.1 表征和评价β一Ni(OH)2的原理和方法 3.1.1 两种表征β-Ni(0H)2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 3.1.2 表征-βNi(OH)2微结构的新方法 3.1.3 微晶形状的判断和平均晶粒度 3.2 微结构参数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3.2.1 几种J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传铮,男,出生于1939年8月,湖南省新晃县人,侗族,教授。 1963年6月毕业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金属物理专业。1963.7~1988.9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从事材料物理和X射线衍射以及电子显微镜应用方面的研究。1988.10~1993.5先后应美国EXXON研究与工程公司和美国Biosym技术有限公司邀请,在美国长岛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BNL)从事材料的同步辐射和中子衍射散射合作研究。1993.6~1999.8在上海大学物理系任教,退休。 娄豫皖,女,博士,研究员,出生于1971年7月,河南省新乡市人。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检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专家。 1989.9~1993.7,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9.6~2002.10,河南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系获硕士学位;2003~2007,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张建,男,副研究员,出生于1977年11月,福建省闽侯县人。 1997.9~2001.7,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2.9~2004.7,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获硕士学位。 2004.8至今,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谢晓华,女,博士,副研究员,出生于1979年7月,辽宁省海城市人。 1997.9~2001.7,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学士学位;2001.9~2004.3,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工学院获硕士学位;2004.9~2008.6,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2008.7至今,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夏保佳,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负责人,出生于1961年9月,江苏省泰州市人。中国碱性蓄电池标委会委员、电化学委员会委员,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理事,固态离子学会理事,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电池组组长、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中心客座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