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化矿物浮选固体物理研究

硫化矿物浮选固体物理研究

1星价 ¥56.0 (7.0折)
2星价¥56.0 定价¥80.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71977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8
  • 出版时间:2015-10-01
  • 条形码:9787548719779 ; 978-7-5487-1977-9

内容简介

  硫化矿浮选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硫化矿物的半导体性质是电化学浮选的核心基础。《硫化矿物浮选固体物理研究》从固体物理方面系统研究了硫化矿物的浮选行为和药剂作用机理,《硫化矿物浮选固体物理研究》共分为6章,第1章介绍了固体物理概念和密度泛函理论;第2章介绍了与硫化矿浮选相关的固体物理参数及其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第3章讨论了硫化矿物表面结构和电子性质,并对矿物表面原子反应活性进行了表征;第4章讨论了硫化矿物晶体电子性质和可浮性的关系,从电子态密度、费米能级和前线轨道等方面对硫化矿物的浮选行为进行了阐述;第5章讨论了浮选药剂分子与矿物表面相互作用的电子转移机制,从固体物理方面阐述了浮选药剂与硫化矿物的作用机理;第6章讨论了晶格缺陷对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研究了晶格缺陷对硫化矿物性质、表面结构、药剂吸附热力学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硫化矿物浮选固体物理研究》可用来作为选矿专业教师、学生、研究生以及研究院所和矿山企业的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固体晶体结构
1.1 固体物理发展简介
1.1.1 晶体的微观结构
1.1.2 晶体中的电子运动
1.2 晶体的结构
1.2.1 空间点阵结构
1.2.2 晶胞结构
1.2.3 晶面和晶面间距
1.3 倒易点阵和**布里渊区
1.3.1 倒易点阵
1.3.2 **布里渊区
1.4 布洛赫定理
1.5 密度泛函理论
1.5.1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1.5.2 密度泛函理论Thomas-Fermi模型
1.5.3 Hohenberg-Kohn定理
1.5.4 Kohn-Sham方程
1.5.5 交换一相关泛函
参考文献

第2章 固体能带结构及性质
2.1 固体能带的起源
2.2 能带结构
2.3 禁带宽度
2.4 半导体导电类型
2.5 Fermi能级
2.6 有效质量
2.7 态密度
2.8 Mulliken布居
2.8.1 Mulliken布居理论
2.8.2 Mulliken电荷
2.8.3 MuUiken重叠布居
2.9 前线轨道
参考文献

第3章 硫化矿物晶体电子结构与可浮性
3.1 硫化铜矿物晶体结构及电子性质
3.1.1 常见硫化铜矿物晶体结构
3.1.2 硫化铜矿物能带结构
3.1.3 硫化铜矿物成键分析
3.1.4 硫化铜矿物电子性质与可浮性
3.1.5 费米能级
3.1.6 前线轨道
3.2 硫化铁矿物晶体结构及电子性质
3.2.1 硫化铁矿物晶体结构及可浮性
3.2.2 硫铁矿物能带结构
3.2.3 硫铁矿自旋极化研究
3.2.4 硫铁矿物成键分析
3.2.5 键的Mulliken布居分析
3.2.6 前线轨道
3.3 硫化铅锑矿物晶体结构与电子性质
3.3.1 脆硫锑铅矿浮选行为
3.3.2 晶体结构的影响
3.3.3 电子态密度
3.3.4 前线轨道分析
3.4 毒砂和黄铁矿晶体结构与电子性质
3.4.1 毒砂和黄铁矿晶体结构
3.4.2 毒砂和黄铁矿电子结构
3.4.3 毒砂和黄铁矿的费米能量
3.4.4 毒砂和黄铁矿的前线轨道
3.5 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晶体结构与电子性质
3.5.1 晶体结构
3.5.2 能带结构和态密度
3.5.3 前线轨道
3.6 硫化矿物间的伽伐尼作用
3.6.1 伽伐尼作用原理
3.6.2 伽伐尼作用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3.6.3 伽伐尼作用的隧道效应
3.6.4 伽伐尼作用对硫化矿物表面电荷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 硫化矿物表面结构与电子性质
4.1 表面电子态的发展
4.1.1 起步时期
4.1.2 全面发展时期
4.1.3 成熟时期
4.2 表面弛豫和表面态
4.2.1 表面弛豫
4.2.2 表面电子态
4.2.3 层晶模型
4.3 硫化矿物表面弛豫
4.4 硫化矿物表面态能级
4.5 表面电子态密度
4.6 表面原子电荷分布
4.7 表面结构对电子性质的影响
4.8 表面原子反应活性表征
4.8.1 前线轨道系数
4.8.2 Fukui函数
参考文献

第5章 硫化矿物表面与浮选药剂分子的相互作用
5.1 氧分子在方铅矿和黄铁矿表面的吸附
5.1.1 表面层晶模型
5.1.2 氧分子在黄铁矿和方铅矿表面的吸附构型
5.1.3 表面原子电荷分析
5.1.4 氧分子吸附对黄铁矿和方铅矿表面态的影响
5.2 闪锌矿和黄铁矿表面铜活化
5.2.1 闪锌矿铜活化模型和电子性质
5.2.2 黄铁矿铜活化模型和电子性质
5.3 黄药分子与方铅矿和黄铁矿表面的相互作用
5.3.1 黄药分子在硫化矿物表面的吸附构型和相互作用
5.3.2 氧分子吸附对矿物表面与黄药作用的影响
5.3.3 双黄药的形成
5.4 捕收剂分子与硫化矿物表面的选择性作用
5.4.1 方铅矿(100)和黄铁矿(100)表面结构和电子性质
5.4.2 捕收剂吸附的几何构型和电子密度
5.4.3 电子态密度的分析
5.4.4 捕收剂在方铅矿和黄铁矿表面的吸附热
5.5 石灰和氢氧根与黄铁矿表面作用的电子结构
5.5.1 氢氧根和羟基钙的吸附构型
5.5.2 氢氧根和羟基钙对黄铁矿表面电荷的影响
5.5.3 氢氧根和羟基钙与黄铁矿表面作用的态密度分析
5.5.4 氢氧化钠和石灰抑制后黄铁矿的铜活化
5.6 水分子对硫化矿物表面药剂分子吸附作用的影响
5.6.1 水分子对捕收剂在闪锌矿表面吸附的影响
5.6.2 水分子吸附对方铅矿表面吸附性能的影响
5.6.3 水分子对铅锌分离捕收剂选择性作用的影响
5.6.4 水分子吸附对矿物表面原子电子性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 晶格缺陷对硫化矿物半导体性质及可浮性的影响
6.1 晶格杂质对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6.1.1 不同产地黄铁矿可浮性差异
6.1.2 空位缺陷的影响
6.1.3 晶格杂质的影响
6.2 晶格缺陷对硫化矿物晶胞参数的影响
6.3 晶格缺陷对硫化矿物带隙的影响
6.4 品格缺陷对硫化矿物前线轨道的影响
6.4.1 杂质对前线轨道系数的影响
6.4.2 晶格缺陷对前线轨道能量的影响
6.5 晶格缺陷对硫化矿物表面性质的影响
6.5.1 空位缺陷的影响
6.5.2 晶格杂质的影响
6.5.3 表面电子分布
6.6 空位缺陷对硫化矿物表面吸附氧分子的影响
6.6.1 空位缺陷对黄铁矿吸附氧的影响
6.6.2 空位缺陷对闪锌矿吸附氧的影响
6.7 杂质对方铅矿表面的能带结构与氧分子吸附的影响
6.7.1 杂质对方铅矿能带结构的影响
6.7.2 吸附能与吸附构型
6.7.3 氧分子在含杂质方铅矿表面吸附的态密度分析
6.7.4 含杂质方铅矿表面氧化的电化学行为
6.8 含杂质闪锌矿的活化与捕收作用
6.8.1 杂质对闪锌矿表面能带结构的影响
6.8.2 杂质对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6.8.3 黄药与含杂质闪锌矿表面的作用
6.9 含杂质方铅矿与黄药作用的热动力学和电化学行为
6.9.1 杂质对黄药与方铅矿作用吸附热的影响
6.9.2 杂质对方铅矿半导体性质的影响
6.9.3 杂质对方铅矿与黄药电化学反应的影响
6.9.4 杂质对方铅矿表面黄药吸附动力学常数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1:晶体的空间群
附录2:常见硫化矿物晶体的**布里渊区
附录3:常见元素的外层电子结构和原子半径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建华,男,1971年出生于四川西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考入中南大学矿物工程系,1999年获得中南大学矿物加工博士学位,2002—2003年留学瑞典吕勒奥工业大学化学和冶金系。中国矿业联合会资源委员会和选矿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广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主要从事矿物浮选理论与工艺、新药剂开发以及浮选机流体力学计算等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国际期刊70多篇,被SCI收录50多篇,SCI他引次数达到300多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