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301090900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8
- 出版时间:2006-07-01
- 条形码:9787301090909 ; 978-7-301-09090-9
内容简介
本教材对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当下一些热点话题作了探寻和梳理。在民间文学学科教材框架的要求下,进行了一些编写格式及叙述层面的突破,并充分吸纳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将教材编写体例与学术范式融合一体。本教材适应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学。
目录
引言:民间文学的意义一、民间文学的当下境遇二、民间文学是民族的文化传统三、民间文学是民众狂欢的形式**讲 民间文学的历史与现状**节 民间文学学科与知识体系一、民间文学学科体系二、民间文学的知识体系第二节 民间文学研究的主要流派一、神话学派二、人类学派三、功能学派四、神话一原型批评流派第三节 民间文学是作家创作的范式一、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再写二、民间文学孕育了文学第四节 俗文学与民间文学一、对俗文学的提倡和研究二、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差异
第二讲 民间文学的界定及生存状况**节 什么是民间文学一、“民间文学”概念的提出二、民间文学的优越性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生存状况一、从口头到书写二、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三、口头语言的表现范式四、表演中的创作五、异文的存在和认定第三节 中国民间文学的保存一、古代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二、民间叙事的衰落
第三讲 民间文学的本体特征**节 口头性:一种表演的模式一、口头语言系统的必然存在二、口口相传的优越性三、口头文学是永恒的四、大众传媒的介入第二节 集体性:演说者与观众的互动一、集体性的表现形态二、集体叙述的力量第三节 变异性:表演活动的不可复制一、每次表演都不一样二、变异的力量三、导致变异的原因第四节 传承性:演说模式的相对稳定一、再创作不能超越传统模式二、传承性存在于反复表演的过程
第四讲 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审美特征**节 民间文学的价值一、生活中的文学活动二、民间教育和娱乐的资源三、关于祖先的历史记忆四、承载和认识文化传统的文本五、为学术研究提供多种可能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民间文学第三节 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
第五讲 神话:神圣的叙事第六讲 史诗:民族的口述史第七讲 民间传说:历史的故事第八讲 民间故事:娱乐的叙事第九讲 民间歌谣:美妙的天籁第十讲 俗语和禁忌语:智慧的民间语言第十一讲 民间说唱和小戏第十二讲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第十三讲 民间文学研究方法及其实践参考书目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6.4¥32.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