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3414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187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564341435 ; 978-7-5643-4143-5
本书特色
林琳所著的《苦难中的坚守--伯纳德·马拉默德文学思想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马拉默德作品中的社会生存困境以及作品中体现的种族观,结合马拉默德的叙事情景分析、人物话语分析等创作技巧探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苦难主题、道德再生主题以及创伤主题,剖析其独特的艺术观,并引发关于身份迷失、认同危机、精神空虚等笼罩现代社会的问题的探讨。
内容简介
林琳所著的《苦难中的坚守--伯纳德·马拉默德文学思想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马拉默德作品中的社会生存困境以及作品中体现的种族观,结合马拉默德的叙事情景分析、人物话语分析等创作技巧探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苦难主题、道德再生主题以及创伤主题,剖析其独特的艺术观,并引发关于身份迷失、认同危机、精神空虚等笼罩现代社会的问题的探讨。
目录
**章 马拉默德与美国文学中的犹太性 一、马拉默德生平简介 二、马拉默德的主要作品 三、马拉默德文学的犹太性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二章 苦难主题与意象表达 一、苦难——文学永恒的主题 二、触动——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 三、震撼——异族迫害导致的身心磨难 四、梦靥——大屠杀及战争带来的创伤 五、苦难的主题意向 六、苦难主题的审美价值 七、苦难主题的现实意义第三章 伦理与身份的主题书写 一、困境与救赎的伦理主题 二、犹太人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第四章 苦难中的救赎主题 一、犹太人犯罪一惩罚一悔过一救赎的宗教历史观 二、犹太救赎中的父与子关系 三、“救赎”之路第五章 马拉默德小说的叙事技巧与叙事伦理 一、独到的叙事技巧 二、道德反思的伦理叙事手法第六章 无奈的现实世界与充满道德力量的精神世界 一、现代主义的叙述风格 二、独特的犹太式幽默 三、创作中的两个世界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琳,女,1979年生,副教授,硕士。任职于唐山学院外语系,长期从事美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长城》《飞天》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数篇。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见字如面
¥23.4¥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17.0¥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到山中去
¥9.1¥30.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6.2¥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16.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