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德艺鎏金-马玉萍的坠子人生-曲艺名家回忆录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0011537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4
- 出版时间:2015-10-01
- 条形码:9787200115376 ; 978-7-200-11537-6
本书特色
该书呈现了马玉萍在几十年的从艺道路上,对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探索,为河南坠子的生存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幼年被卖学艺到**次登台,再到形成“姚马”黄金搭档,创出马派坠子,成就艺术辉煌,淋漓尽致地回忆了马玉萍的艺术人生。
内容简介
河南坠子的前身是流行于河南的道情和“莺歌柳”两种曲艺形式。河南坠子在北京发展的近百年中,逐渐从当初的河南土调演变成北京曲艺舞台上的重要曲种,并经几代坠子艺人的努力,在马玉萍这里发展成为具有“京派”风格的坠子。她本人也成为当今全国河南坠子界公认的、优秀的河南坠子演员之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河南坠子被列入**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玉萍是如何从一名年轻的老艺人成长为当今优秀的河南坠子演员、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呢?首先,这得益于她自幼卖艺求生经历形成的职业操守---绝对不糊弄观众。其次,在艺术上她有开阔的视野,且用心学习、善于吸收、不断地追求。在继承前人演唱特点的基础上,在坚持河南坠子艺术本体特征不变的前提下,不停地求新、求变,创造出人们称为“马派”坠子的“京派”坠子。 好的艺术是一定会受到赞美的。在北京,河南观众视坠子为河南之乡音;在台湾,台湾观众视坠子为大陆之乡音;在欧洲,华人视坠子为中国之乡音。这就是马老师的“京派”河南坠子所展示的魅力。 本书还有关于他们夫妻的为人,他们在艺术传承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他们的徒弟,他们的家事等,就请读者仔细翻阅、慢慢品味本书吧!
目录
作者简介
蒋培玲,农民日报社记者。 马玉萍,1936年出生,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曾连续担任北京市第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现为北京市曲艺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9.5¥28.0 -
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
¥16.6¥52.0 -
加缪自述
¥10.0¥28.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4¥55.0 -
梁晓声自述
¥16.8¥48.0 -
明朝的皇帝(八品-九品)
¥10.7¥36.0 -
白居易:乐天诗雄(八品-九品)
¥10.1¥28.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传
¥10.0¥36.0 -
李鸿章传
¥9.0¥26.8 -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抗战时代-肆
¥15.9¥49.8 -
非常在-作为作家.还是作为女人
¥10.6¥3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
¥10.6¥32.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2.9¥39.8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16.3¥45.0 -
林肯传
¥10.5¥36.0 -
名流沧桑-《名人传记》佳作
¥9.4¥28.0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悲喜同源
¥35.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