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氏规范
读者评分
5分

郑氏规范

¥5.6 (2.8折) ?
1星价 ¥11.2
2星价¥11.2 定价¥2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传承好家风

在当代如何传承好家风,本研究的郑氏规范,具有借鉴。

2021-08-19 22:24:3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48572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9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534857225 ; 978-7-5348-5722-5

本书特色

浦江郑氏家族自南宋初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累世同居十五代,凡360余年。其事迹在《宋史》《元史》《明史》中都被载入《孝义传》。元至正四年(1344)郑氏家族首次被旌表为“孝义门”,后又多次受到元、明朝廷的嘉奖。明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朱元璋赐封其为“江南**家”。时称“义门郑氏”,又名“郑义门”。凭借好学的风尚和孝义的名声,从宋、元到明、清,郑义门约有173人为官,尤其是明代,出仕者达47人,官位*高者位居礼部尚书。令人惊叹的是,郑氏子孙中,竟没有一人因贪墨而罢官。  浦江郑氏累世同居,维持这个庞大家族存续几百年的原因很多,其中《郑氏规范》是核心,是维持这个家族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家法依据。《郑氏规范》内容详备,凡168则,历经三世修订、增补而成,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大家族家法规范的杰出代表,《郑氏规范》反映了宋、元、明时期家训文化的整体风貌,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于今看来,许多内容仍有借鉴意义。  《郑氏规范》的核心意旨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敬祖尊长孝道、修身齐家治业和重义倡廉戒奢行善。内容涉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起居、家政管理、子孙教育、为人处世等具体方面。了解、学习郑氏家族的伦理规范,可以为父母教育子女提供借鉴;浦江郑氏为官者众却无一人贪墨,可引为廉政教育之教材。  本书以《学海类编》所录《郑氏规范》原文为底本,一一详列每则家范,并于每则原文下附注释、译文和评论。以期在还原原文的同时便于读者阅读研究。

内容简介

《郑氏规范》是被誉为“江南**家”的郑氏家族的家法规范。它将儒学的追求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准则条目要求子孙遵守。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廉政教育必选书目。  “行之一身则一身正,行之一家则一家顺。”此规范明确规定成员在家政管理、子孙教育、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礼仪要求,可供家庭教育借鉴。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此规范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国家”的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治国从治家开始,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此规范可作为社会教育范本。  “173人出仕无一贪”,凭借好学的风尚和孝义的名声,从宋、元到明、清,郑义门约有173人为官,尤其是明代,出仕者达47人,官位*高者位居礼部尚书。令人惊叹的是,郑氏子孙中,竟没有一人因贪墨而罢官者。此规范对子孙入仕有明确要求,可作为廉政教育范本。 

作者简介

郑强胜,笔名廉朴。《寻根》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副主编、编审,兼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汉民族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社会史研究,著有《中国文化通史·宋卷》《中国社会通史·宋辽金元卷》《中原文化大典·出版史》等书,在《光明日报》《中州学刊》《史学月刊》等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承担多项国家及省级社科规划项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