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住宅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包邮中国住宅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1星价 ¥31.9 (5.5折)
2星价¥31.9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014403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568014403 ; 978-7-5680-1440-3

本书特色

本书系笔者2011年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以“住宅权的现状、不足及完善”为主线,研究了住宅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住宅权在中国语境中的遭遇、住宅权保障法律制度比较法研究、住宅权保障的法律路径的宏观分析和中国住宅权实现的法律保障。通过对住宅权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澄清对住宅权的模糊认识。通过对我国和域外部分国家的住宅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提出国家对住宅权的法律保障不仅仅是保障住宅权的“保有”,更重要的在于国家对特定人群的居住“给付义务”,如何有效的解决中低收入者及特殊人群的居住问题。提出住宅权需要国家公法、私法共同保障,各自担负的任务和保障的重点不同,公法在保障公民住宅权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定、执行法律法规,应有利于保障公民住宅权,二是制度层面上保障公民住宅权实现。私法承担着双重任务:传统住宅权的保护和国家在住宅权实现的积极义务的重构,即需要防范的是公权力对住宅权的侵犯和对住宅权保护的不作为。x后,阐述了从宪法、公法、私法三个角度建构起我国住宅权保障的实现路径。毋庸置疑,从住宅权保障的法律路径宏观思考,到我国住宅权法律保障的实现路径,贯穿始终的是面向实践的意识。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住宅权的现状、不足及完善”为主线, 以权利的“主观化”为研究线索。运用比较法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历史序时性研究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对住宅权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 澄清对住宅权的模糊认识。

目录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二、本书主要研究路径和方法的说明 **章住宅权保障法律制度基本理论 一、住宅 二、住宅权 三、住宅权是正在“主观化”的法律权利 四、德国基本权利双重性质理论对住宅权保障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二章中国语境中的住宅权保障 一、住宅权保障在中国的遭遇:市场化模式和非 市场化模式 二、中国住宅权从非财产化到财产化再到人格化 (人权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住宅权保障法律制度的比较法研究 一、英美国家住宅权保障法律制度 二、北欧高福利国家住宅权保障法律制度:以瑞典为例 三、德、日两国住宅权保障法律制度 四、中东欧转型国家住宅权保障法律制度:以波兰为例 五、国外住宅权保障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住宅权保障法律路径的宏观分析 一、住宅权的权利化属性 二、住宅权保障的私法路径 三、住宅权保障的公法路径 本章小结 第五章中国住宅权法律保障的实现路径 一、中国住宅权保障的宪法路径 二、中国住宅权保障的私法路径 三、中国住宅权保障的公法路径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曾凡昌,男,四川遂宁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商法、金融法等。曾在《现代法学》等刊物上发布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十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的研究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