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抗日战争史

包邮云南抗日战争史

1星价 ¥54.3 (7.3折)
2星价¥54.3 定价¥7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21858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1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548218586 ; 978-7-5482-1858-6

本书特色

孙代兴、吴宝璋主编的《云南抗日战争史》是国内唯一的一部完整系统叙述云南抗日战争历史的专史,是一部歌颂人民群众民族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成功作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对宣传爱国主义、宣传云南革命有着积极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书献给半个世纪前英勇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我国将士和为抗战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的我国人民,特别是云南各族人民。

内容简介

  《云南抗日战争史》全方位地完整叙述了云南抗日战争的历史,真实记录了云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下,发扬民族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全民奋起抗战,反抗侵略,抵御外侮,浴血奋战的历史,记录了云南各族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重大牺牲与重大贡献。

目录

**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云南
一、抗战爆发前云南的形势
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云南的影响
(一)云南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二)中共南方局与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在云南的统一战线工作

第二章 云南军队出征抗战
一、云南军队的组编与出征
(一)第60军出征
(二)第58军出征
(三)新3军的诞生
(四)第30军团与第1集团军的形成
(五)老3军奉调华北战场
二、云南部队的重要战绩
(一)血战台儿庄
(二)血战中条山
(三)转战湘鄂赣
三、云南的后方支援
(一)兵员补充
(二)装备补充
(三)战地服务
(四)慰劳捐献
四、胜利受降
(一)入越受降
(二)南昌、九江受降

第三章 滇缅战场的抗战
一、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
(一)缅甸的地理环境与政治军事形势
(二)日军南侵与云南、缅甸面临威胁
(三)中英关于缅甸防务的交涉
(四)日军侵入缅甸
(五)中国远征军入缅奋勇抗敌
(六)怒江惠通桥阻击战
二、争夺制空权的斗争与滇南防御
(一)日军对云南的空袭
(二)日机空袭下的昆明
(三)陈纳德与“飞虎队”
(四)滇南防御
三、滇西军民的敌后抗战
(一)腾冲县抗战政府的成立及其斗争
(二)大盈江和槟榔江地区的抗日斗争
(三)龙陵、潞西县境的抗日游击战
(四)阿佤山区的军民抗日游击战
四、中、美、英三国筹划反攻缅甸
(一)反攻计划形成的曲折经过
(二)中国驻印军的训练和整编
(三)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的防卫与整训
五、中美英联军在滇缅战场的胜利反攻
(一)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
(二)中国远征军从滇西发动大反攻

第四章 云南战时交通
一、云南的地理环境和战前交通状况
二、云南为抗战开辟陆路通道
(一)修筑滇缅铁路和叙昆铁路
(二)抢筑滇缅公路
(三)云南公路干线在抗战中初步形成
(四)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在战斗中开通
三、中印输油管的铺设
四、中印“驼峰”航线的开辟
五、抗战时期的滇越铁路
六、开辟内河航运与战时驿运
(一)试航金沙江
(二)战时云南驿运
七、战时云南交通建设的成就

第五章 云南经济在抗战时期的大发展
一、抗战前的云南经济
(一)战前云南财政金融的整理
(二)起步中的近代工商业
(三)农业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二、云南积极发展战时经济
(一)云南经济委员会的成立及其发展部署
(二)资源委员会对云南的开发
三、沿海工矿企业大批迁滇与云南工商业的长足发展
(一)中央机器厂等工厂在昆明落户
(二)监委会与上海民营工厂的内迁
(三)抗战时期是云南工矿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四)云南商业贸易的发展
(五)昆明建筑业的兴起和城市建设
四、云南战时财政金融业的发展
(一)云南财政收入的增加与变化
(二)以富滇新银行为主的云南地方金融业的发展
(三)中央金融系统在云南的扩张与控制
五、云南战时农业的发展
(一)云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二)农业技术的推广及水利建设
(三)云南农民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第六章 云南文化教育在抗战中的发展及抗日民主运动
一、抗战前的云南文化教育
(一)战前的云南文化概况
(二)云南的高等和中、初等教育
二、抗战中国内大专院校大批迁入云南
(一)西南联合大学
(二)迁滇的其他大专院校
三、云南教育事业在抗战中的新发展
(一)原有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抗战时期云南的留学教育
(三)中、初等教育的发展
四、云南青年学生对抗战的贡献
(一)滇军出征,请缨随军
(二)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三)西南联大“八百壮士”
(四)长沙临时大学“三百英豪”
五、抗战中的云南文化
(一)空前活跃的文化界
(二)救亡戏剧运动
(三)新闻报业的发展
六、云南的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运动
(一)抗日民主运动在低潮中发展(1941年1月至1944年初)
(二)“民主堡垒”与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潮(1944年5月4日至1945年8月)
结束语:云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云南抗日战争史》:  1905年中国**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成立不久,孙中山在日本东京会见云南留日革命人士时即指出:“滇省人民在官吏压榨与外侮侵凌之下,易于鼓动奋起。”②所以,同盟会成立不久,云南留日进步学生杨振鸿、吕志伊、李根源、赵伸等即加入了同盟会,组成了同盟会云南支部,创办了宣传革命思想的《云南》杂志。随后,云南陆军讲武堂建立,留日学生纷纷回国担任讲武堂监督、教官等职务,控制了讲武堂大权,使讲武堂成为同盟会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  1911年10月10日,辛亥武昌起义爆发,随后湖南响应,川黔动摇,云南革命党人也积极行动起来,并且先后召开了五次秘密会议,策划响应起义,推举新军协统(旅长)蔡锷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10月30日晚,昆明起义爆发,蔡锷和同盟会云南支部长、原云南陆军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分别指挥起义官兵,向五华山及云贵总督署进攻。云贵总督李经羲、十九镇统制(师长)钟麟同、总参议靳云鹏等企图顽抗,组织力量反扑。重九之夜,昆明的战斗异常激烈,敌人被打死200余人,伤100余人;起义军亦牺牲150人,负伤.300余人①。所以说,“云南省城起义,是除首义的湖北以外,独立各省革命党人组织的省城起义中,战斗*激烈、代价也*巨大的一次”②。战至第二日中午,起义军占领了全城,昆明起义成功。而在昆明起义前三天,腾越(今腾冲)爆发了反清起义,迅速波及滇西地区,并建立了以同盟会员张文光为首的滇西军都督府。昆明起义后一天,还爆发了临安(今建水)反清起义,组成南军军政府。总的来说,昆明起义成功之后,云南各府、州、县,传檄而定,全省光复。  11月1日,起义官兵组织了云南军都督府,推举蔡锷为都督,李根源为参议院院长兼军政部总长。云南新政府成立以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结束了长期的封建帝制,从而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云南各族人民彻底实现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是,孙中山领导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还没有维持100天,辛亥革命的果实就被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所篡夺。袁世凯窃据北京政权以后,倒行逆施,对内独裁,对外卖国,建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随后又杀害国民党人,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蓄谋复辟帝制,袁世凯竟然在1915年12月12日宣布接受帝制,当起“中华帝国”的“皇帝”来了。这样,一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迅速展开,打倒袁世凯,成了举国一致的目标。  在全国人民反袁斗争的高潮中,武装反对袁世凯的护国战争首先爆发于云南,不仅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反袁意志,而且在云南有自己独特的优越条件。云南不仅地处边远,北洋军阀“鞭长莫及”,而且当时已有的两师军队,素质较好,器械优良,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熏陶较深,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十分愤慨。  章太炎也曾指出:“云南之域,山有点苍耸雪之峻,川有金沙、澜沧之限,封守险固,地方广远,而去宛平绝远,藏天九地之下,则巨奸无所觇视,故能慎固经画,蹶起有功,比绩武昌,号曰中兴焉。”①其时,蔡锷被袁世凯调往北京,而由云南将军唐继尧主持云南军政工作。唐继尧在激进的中下级军官的支持下,改变了暖昧态度,下定了反袁决心,并先后举行三次秘密会议,以作起义之准备②。在云南武装起义即将爆发的时刻,蔡锷机智地逃出北京,于1915年12月19日来到昆明,这对云南反袁斗争是一个新的刺激。  1915年12月21日、22日,在蔡锷、唐继尧的主持下,滇军举行了第四、五两次会议,决定立即发动反袁护国战争,并组织反袁护国军。12月23日,向袁世凯发出通电,要求取消帝制、诛除帝制祸首等。25日,云南方面发出通电,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讨袁。消息传出后,昆明“各界人民欢呼雷动,全市游行,高呼打倒袁世凯,拥护共和口号,至夜乃息”③。这样,从云南开始的反袁护国战争正式爆发。  云南组织了护国三个军,分别以蔡锷、李烈钧、唐继尧为一、二、三军军长,并组织了护国军都督府,以唐继尧为都督。护国**军向四川进军,第二军向两广进发,第三军留守和后援。蔡锷率**军主力入川,这是护国战争的主要战场,抗击着数倍于己的兵力。  ……

作者简介

  孙代兴,研究员。男,汉族,1932年12月出生,重庆市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历史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室和边疆史地研究室主任、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事、云南省中国近代史学会会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