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行的系列故事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614565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它
- 页数:303
- 出版时间:2012-03-01
- 条形码:9787561456569 ; 978-7-5614-5656-9
本书特色
“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想。“行”,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行动、行为、践履之义。在中国古代,知行问题涉及认识论,也涉及伦理道德等其他哲学范畴。儒学创始人孔子很好重视“行”在认识社会以及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他认为:人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过程,即从学习道德知识到确立信念,再到认识和把握规律进行实践、实现目的的过程。而这正是“行”的过程。孔子的知行思想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不能只凭其言论,还要看他的实际行动。孟子认为,“知”和“行”对人认识主观世界、客观世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人要努力地探求,不探求就得不到。荀子是中国哲学目前较早明确提出知行关系问题的人。他不仅提出要重视学习,而且很好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程颢、程颐提出“格物致知”不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法则,而是借格物在人的内心恢复“天理”。朱熹主张知行并重,不可缺一,人若做到知得行得,并由此达到等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将历史上有关“行”的故事有选择的加以整理,展现不同时代关于“行”的内涵。以通俗易懂的连环画形式进行大众传播,对社会大众,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提升我们的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目录
●成抟识人
●楚人驾船
●冯妇遇难
●谎言误国
●南岐之见
●孟效实行
●难识鼋鳖
●求琴习筑
●言行不一
●越人造车
●赵襄子学驭
●商贾许金
●太庙坍塌
●良药伤身
●琵琶显灵
●赠竹风波
●斋钟磬声
●张祜受骗
●揭穿谣言
●部分目录
作者简介
李彗生,为巨人文化丛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丛书主编
-
寻味中国
¥22.0¥3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中国馔馐谭
¥17.0¥23.0 -
茶经(黑白版)
¥10.3¥48.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22.6¥39.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0.6¥26.0 -
门外文谈
¥16.1¥3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知识分子的幽灵
¥18.7¥39.8 -
经典常谈
¥6.2¥14.8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溥仪偷运国宝
¥5.2¥26.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7¥39.8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7.5¥18.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中国古代官制
¥11.3¥25.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东瀛印象记
¥20.1¥35.0 -
中国传统岁时节俗
¥30.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