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读者评分
5分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1星价 ¥31.5 (7.5折)
2星价¥31.5 定价¥42.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568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84
  • 出版时间:2016-05-01
  • 条形码:9787108056832 ; 978-7-108-05683-2

本书特色

“中国”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出现了“中国”二字。这一重器于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早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 “何以中国”是对*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线,打开了一个扇面,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后辐辏到二里头遗址——中国*早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个王朝——夏王朝的诞生。

内容简介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考古学家解读从神话到历史的文明进程 公元前2000年,在以传世文献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推定上,是个便于记忆的数字。 公元前2000年,在所谓的夏王朝前夕,考古发现中看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 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带发生了一系列事件:陶寺的革命,嵩山的整合,新砦的发轫……为随后以二里头为先导的中原广域王权国家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000年——中国文明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本书从考古学视角,解读从神话到历史的文明进程,讲述了早期中国的故事。 

目录

解 题  1一 陶寺的兴衰  1陶寺“革命”了?  3都城与阴宅的排场  6龙盘、鼍鼓和特磬  10“革命”导致失忆?  13“拿来主义”的硕果  16大邑小国  18小铜器的大问题  22是字吗?什么字?  25寻“夏墟”找到陶寺  27禹都乎?尧都乎?  30衰亡的谜团与意义  33二 嵩山的动向  37“地理王国”出中原  39两大集团  42林立的聚落群  45扑朔迷离话城址  48城邑分布有玄机  50危险来自邻人?  52近看大邑王城岗  55“王城”是怎样造出的  58大洪水,传说还是史实  60大禹在哪儿治水?  63“王城”下游有大邑  65大邑瓦店的气派  67方正城池的由来  69“贵族社区”平粮台  72不可小瞧古城寨  75暴力:现象与动因  78三 新砦的发轫  81新砦的分量  83众说纷纭话新砦  85困惑与收获  87从围垣到环壕  90铜礼器的讯息  92古书中“挖”出铜鬶  96龙形象,权贵的秘符?  99墨玉璋的来龙去脉  102那年月,有国家吗?  105逐鹿何以在中原  107四 大邑二里头  111山北的政治图景  113二里头人从何而来?  115此洛河非彼洛河  117一水冲三都  119“半岛”上的新居民  122都邑大建设  124走向全盛  129持续辉煌与都邑终结  133不堪重负的陶器  136难哉,一刀断夏商  137五 中原与中国  141文化大扩张  143二里头国家的“疆域”  145“畿外”的殖民据点?  148长江边的“飞地”  150铜与盐,扩张的动因?  153国家群与“国上之国”  155软实力催生“中国”世界  158余 论  16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许 宏  1963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院,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和中国古代城市考古研究,关注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国家的考古学研究。 著有《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和“解读早期中国”系列丛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