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绛传-追思纪念版
读者评分
5分

杨绛传-追思纪念版

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杨绛的百年人生,尽现其博学、睿智、宽容、韧性的读书人风范。

1星价 ¥25.4 (5.3折)
2星价¥25.4 定价¥48.0
商品评论(2条)
tor***(三星用户)

对哲人的追思。 郑重推荐!

2024-03-19 14:32:55
0 0
ztw***(二星用户)

很喜欢!将杨绛先生的百年风华详细记叙,一文坛里“精神贵族”栩栩如生于纸上!唯一遗憾的是409.410页缺损

2023-05-23 11:50:2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52080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3
  • 出版时间:2016-06-01
  • 条形码:9787545520804 ; 978-7-5455-2080-4

本书特色

1. 一本杨绛先生生前亲自过目的个人全传 作者罗银胜在阅览了大量杨绛先生口述的一手资料后,用丰富翔实的细节,刻画了杨绛形象的各个方面:与钱锺书志同道合的“书虫”和“隐士”,技艺精湛的文坛宿将,慈爱包容的贤妻良母,随分自持的智者……生动呈现先生一百多年的人生轨迹,书稿呈杨绛先生生前亲自审阅。 2.浓缩杨绛先生一生智慧的精华,给心灵迷失的当代人以人生的启示 杨绛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却有着一个世纪令人感动的平民情怀。 她融合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与传统女性的美德,其丰富与完善,使她已越了“文化人”的范畴,成为大众向往的人格榜样和“精神偶像”,其一百余年的人生智慧让人受益无穷。 3.周国平+才女作家黎戈推荐 4. 本书在新修订本的基础上推出追思纪念版,披露了杨绛先生一些不为人知的人生经历 本书增补了杨绛先生很多不为人知的生活经历和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心得,并对其进行更详细地解读,是一本了解杨绛先生百年人生智慧和作品内涵的全面的传记作品。 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周国平 杨绛让我看到了“过去的品质”,这是一种哑光却不暗哑,低调却不哽咽,醇香却不刺鼻的品质,它像北极光:明亮、坚韧、耐寒,在人格的高纬度闪闪发光。 ——黎戈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杨绛的百年人生,包括童年成长、家庭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尽现其博学、睿智、宽容、韧性的纯德名媛风范。
杨绛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她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她经尽人生起起落落,依然平静、充实、恬淡、知足又不卑不亢地生活着,她的传记值得所有人静下心来一读。

目录

**章 故里家世

在一般世俗之人看来,杨绛无疑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有佣人奴婢使唤,但她却从不指手画脚,盛气凌人,对谁都客客气气。从这点又可看出她秉承了她母亲的性格。

第二章 大学时代

我既不能当医生治病救人,又不配当政治家治国安民,我只能就自己性情所近的途径,尽我的一份力。如今我看到自己幼而无知,老而无成,当年却也曾那么严肃认真地要求自己,不禁愧汗自笑。不过这也足以证明:一个人没有经验,没有学问,没有天才,也会有要好向上的心……尽管有志无成。

第三章 负笈英法

杨绛和钱锺书白天除了上课,经常结伴出去到咖啡馆坐一会儿,注意从社会学习语言和汲取知识,或者一起逛逛旧书肆;晚上一般都回到公寓,不改旧习,发奋读书,青灯黄卷长相伴,不亦乐乎。

第四章 孤岛岁月

杨荫杭父女数人东逃西藏,无处安身,只好冒险又逃回苏州老家。这时苏州已成一座死城,尸殍遍野。回到家里,像是遭遇过打劫一样,下人和他们的乡亲在家里“各取所需”,东西拿走不少。好在还有一些存米,一家人暂时勉强度日。

第五章 步入剧坛

杨绛步入剧坛,并非偶然,这是来自于她对都市小市民生活的体验和知识分子生活的积累。上海滩这个大都市特有的新旧参半、土洋结合的生活形态,正是引发剧作家灵感的渊薮。

第六章 艰难时刻

抗战八年,杨绛饱尝战乱之苦,她的心情是沉重的,她在抗战胜利的热切企盼中,艰难度日。杨绛甘做“灶下婢”,辅佐夫君全力创作《围城》,这是40年代文坛的一则佳话。

第七章 定居京华

杨绛举家离开上海,定居北京,开始了新生活。杨绛、钱锺书曾在清华求学,度过
了终生难忘的学生生涯,如今他们又双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将在这里执掌教鞭。他们夫妇于8月24日携带女儿,登上火车,26日到达清华。

第八章 流年沉浮

起初,杨绛、钱锺书都在文学所外国文学研究组工作,不久,钱锺书被郑振铎借调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组,用钱锺书的话说,“从此一‘借’不再动”。后来古代组和外文组分别升格为文学所、外国文学研究所,他们夫妇分别成了这两个研究所的研究员。

第九章 十年尘世

杨绛的头发被剪去一截,钱锺书的背上给抹上唾沫、鼻涕和糨糊,渗透了薄薄的夏衣。斗完以后又勒令他们脱去鞋袜,排成一队,大家弯着腰,后人扶住前人的背,绕着院子里的圆形花栏跑圈儿,谁停步不前或直起身子就挨鞭打。


第十章 著译尖峰

1978年,汉译本《堂吉诃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它的问世,填补了我国西班牙语文学翻译的一个空白,立即受到西班牙方面的高度评价,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亲自向杨绛颁奖。这是我国文学翻译界少有的殊荣,译者当之无愧。

第十一章 笔耕不辍

在杨绛的笔下,没有高大的英雄人物,只有很平常、很普通的人物,不管是可亲可爱的,还是可憎可恶的,抑或是可悲可叹的人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演绎的是这些寻常人物的家长里短,因而更带有生活气息。

第十二章 生活侧影

走进杨绛、钱锺书的家里,只觉得满室书香。他们把客厅与书房合二为一了,主要空间都被书柜和书桌占据着。两张老式的单人沙发挤在一隅,权且待客。简朴的房间里,*醒目的是大小书柜放满书籍:中文与外文、古典与现代杂陈,显示着两位主人中西文化贯通。

第十三章 抵抗不幸

杨绛的家庭充满着恩爱、和谐的气氛,但是,短短两年,杨绛屡遭不幸。先是爱女先老人而去,钱锺书又一直在重病中。翌年,钱锺书也离开了杨绛。事属意料之中,但
毕竟相濡以沫整整一辈子,杨绛的痛苦可想而知。

第十四章 文化担当

钱锺书去世后,已经九十余岁高龄的杨绛依然手不释卷,并还在孜孜笔耕不辍,仍在用双手、用生命之火的暖流回报人民,回报社会。当然人老了不免会有病来侵袭,但杨先生很注意锻炼,前些年只要天气好,她一定会出来走走。

第十五章 年方百岁

尽管已经一百岁高寿了,杨绛的日常起居照常如初,她往往到凌晨一点才睡觉,六点多起来,年事虽高,九十点钟还是下楼在小区“遛弯儿”,吃完午饭后再睡个午觉,作息有规律,每天坚持写作,甚至练字。

第十六章 拍卖风波

102岁高龄的杨绛于20日在家中得知拍卖消息时,很是吃惊,她立即给远在香港的收藏人李国强打去电话,表示“我当初给你书稿,只是留作纪念;通信往来是私人之间的事,你为什么要把它们公开?”“这件事情非常不妥,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请给我一个答复。”

第十七章 死者如生 生者无愧

钱锺书一生酷爱读书,每读一书必作笔记,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从未面世的读书笔记,由杨绛一直保存着。杨绛坚定地相信,钱锺书的笔记公之于众是*妥善的保存,她说:“但愿我这办法,‘死者如生,生者无愧’。”

第十八章 生命之火

但一滴水不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么?所以,当268万字容量的《杨绛全集》静静摆上货架,那抹光辉,仿佛火焰,驱散黑暗,驱散寒冷,驱散孤苦,照亮明天也照进读者的心房,已经可以牵动视线。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罗银胜 独立学者、资深传记作家。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著有《顾准传》《顾准画传》《顾准评传》《才情人生乔冠华》《乔冠华全传》《潘序伦传》《王元化和他的朋友们》《红色名媛章含之》《周扬传》等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