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默生卷-爱默生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爱默生卷-爱默生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1星价 ¥12.2 (4.7折)
2星价¥12.2 定价¥2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选题很好,价格优惠,内容经典,值得收藏。

2020-09-23 15:32:3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5487551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5
  • 出版时间:2016-06-01
  • 条形码:9787535487551 ; 978-7-5354-8755-1

本书特色

  他被林肯称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  他是近代“美国文艺复兴”的旗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是美国历届总统**枕边书;  他的作品畅销全世界,被译成数十种文字,经久不衰;  他的作品影响了林肯、约翰逊、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尼采、梭罗……  入选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素材库完整收录《自助》《灵感》《爱》《友谊》,以及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的《美国学者》等爱默生随笔著名经典篇目。

内容简介

  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我们所需面对的问题,而且几乎也是所需面对的问题——就是选择正确的思想。  爱默生说:如果一个人渴望每件事都成功,他必须为之付出努力。进步乃今日之努力,明日之保证。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  这是一部爱默生经典随笔。爱默生积极热忱地思考着人生,平静地叙述着他对于命运的看法,其中对于性格、读书、健康、友谊等方面的文字警句迭出、韵味无穷。

目录

命运·1
财富·9
成功·19
灵魂·24
力量·30
爱情·38
友谊·44
性格·51
美德·57
自助·65
谨慎·73
修养·81
风度·89
礼貌·97
举止·103
勇气·108
伟大·114
幸福·119
孤独·124
旅行·128谈话·131
礼物·136
经验·139
历史·146
自然·155
艺术·162
美·168
读书·177
政治·186
信仰·192
灵感·199
苦难·207
生命·213
生活·217
美国学者·224

展开全部

节选

  命运  一  这个世界存在着所谓的命运,或者说,世界有其赖以发展的法则。但是,假如真的存在着某种不可抵御的意志,假如我们必须要去接受命运,那么我们就同样必须要肯定自由,肯定人的意义,肯定责任的崇高,肯定性格的力量。  乔叟在《武士的故事》中写道:“命运之神,人世间的主教,掌管着上帝所预示的一切祸福,他是那般的威严。世人虽然发誓要违抗他的意旨,然而,不论或是或非,无论经过了多长的年月,却依然显应。确实,我们在人世间的所有嗜欲,是战是和,是爱是憎,没有一件不受这上天的安排。”希腊的悲剧也表达了相同的含义:“凡命定者必将发生,没有人可以逾越主神朱庇特那浩瀚无边的心灵。”  大自然并不多愁善感,她不会宠养或娇惯我们。我们必须要看到这个世界的凶险和残酷,它不会在乎溺毙一个男子或女人,相反,它会像吞下一粒灰尘那样吞噬掉你的船只。寒冷并不会体谅人类,它刺痛你的血液,麻木你的双脚,一直到将你冻僵为止。疾病、风暴、闪电决不会尊重任何一个人。老虎以及其他嗜血如命的动物的猛咬,在蟒蛇死命的缠绕之下那骨头噼啦裂开的猎物——都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系统之中。各个种类必须要以牺牲其他种类的性命来求得自己的生存。我们所寄生于其中的这个星球,极易受到源自彗星的震荡以及其他星球的摇撼;地震、火山、气候的变化,都能够将它劈开撕碎。森林的开发带来江河的干涸,河床的变化导致城镇的崩塌。里斯本的一场地震,令无数人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被压成了碎泥;西非严酷的气候,犹如钢刀一般大肆屠戮着人类;霍乱、天花对于某些原始部落而言,就有如霜冻之于蟋蟀一般。天道和神意,自有一条野蛮的、崎岖的、无法预测的道路,通达它的目的。  你也许会说,威胁人类的灾难不过是些例外,我们没有必要每天都去担忧这天翻地覆的灾变。话虽如此,但是,一旦发生过一次,就有再次发生的可能。而且,只要我们无法躲避这些打击,我们就会对它们心生畏惧。  然而,这些打击和破坏对于我们的危害,同那些每时每刻都在悄悄作用于我们身上的法则的威力相比,要逊色许多。动物园里供展览的动物,或者其椎骨的形状与力量,就是一部命运之书:鸟的喙、蛇的颅骨,便决定了它们各自的局限性。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一样是尽善尽美的。  人们曾经试图举起这座命运之山,试图将这种源于种类局限性的特性同自由的意志加以调和。印度人说道:“命运无非是前世的所作所为。”在谢林的一句大胆的陈述里,我们发现了差异性巨大的东西方的思维中的某种巧合之处:“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某种感觉,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永生永世皆如此,而绝非仅仅是现世如此而已。”  二  凡是限制我们的事物,我们都将其称之为“命运”。假如我们野蛮残暴,命运就会呈现出残忍恐怖的状态;而当我们变得文雅高尚起来的时候,那些限制我们的事物也就会变得柔和温驯一些。如果我们上升到了精神文化的高度,那么敌对的势力也会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形态出现。  古代斯堪的那维亚的天神无法用钢铁或大山的重量制服芬里斯魔狼——它猛扑这一位天神,又踢走那一位天神。于是天神们就在芬里斯魔狼的脚跟处绑上了一条比蚕丝还要柔软的带子,这样就将它给降服了,它越是踢踹,带子就缠得越紧。命运之环也是这般的柔软,却又这般的牢固。无论是白兰地还是花蜜,无论是硫酸还是地狱的火焰或者毒液,无论是诗情还是天才,都无法挣脱这条柔软的带子。因为,如果我们赋予命运以诗人在论及它的时候所使用的那种崇高的意义,那么甚至连思想也不能凌驾于命运之上。  在道德的世界里,命运犹如一位复仇的使者,它惩恶扬善,召唤正义。当正义得不到伸张的时候,它迟早都会给予一击。有益的终会延续,有害的终会衰落。诗歌里吟唱道:“上帝本身不会对邪恶者实施善举。”  我们就是这样追随着命运:在物质中,在心灵中,在道德中,在性格中。无论在哪里,命运都是束缚与局限。然而命运也有它的统治者,也有着限制它的极限。这是因为,尽管命运无涯,但力量——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中的另一面事实——也是永无穷尽的。假如说命运紧紧逼迫着力量、限制着力量,那么力量也伴随着命运、反抗着命运,并且迟早会推翻命运的安排。  人也不能够忽视自由意志。不妨冒昧地下一个自相矛盾的定义吧:自由就是必然。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站在命运的一边,声称命运就是一切。那么我们就要说:人的自由即是命运的一部分。在人的心灵中,永远迸发着选择与行动的力量。才智抵消命运。只要一个人在思考,那么他就是自由的。  人不要只盯着命运,而要注重现实,这才是一件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人与那些现实事物的合理关系,应当是使用和支配它们,而不是在它们面前卑躬屈膝、畏首畏尾。先哲有言:“切莫注视自然,因为她的名字叫宿命。”过多地考虑那些局限性将导致卑琐。那些奢谈定数、命星的人,处在一个更为低下和危险的境地,而且是在招惹自己所惧怕的厄运。  我曾经谈到过那些富有英雄主义的民族,将他们视为自豪的命运的信仰者。他们与命运一起同心协力,每当遭遇事态变故的时候,都能够忠实地听从天命。然而,当这一信条为弱者和懒惰之人所持有的时候,它便会给人以另一种不同的印象。只有那些懦弱和恶毒的人们,才会把过错归咎于命运。如果要正确地利用命运,就应该将我们的行为提升到崇高的自然状态。让他意志坚定,就仿佛他的意志是用地球引力的绳索加以固定的。没有任何力量,没有任何劝说,没有任何贿赂,能够令他放弃自己的目的。  对命运的*佳利用方式,就是要向人们倡导一种不惧生死的勇气。一旦你明白自己是在命运天使的指引之下,你就会勇敢地直面大海上的烈火,友人家中爆发的霍乱,自己家里出现的夜贼,或者是你职责道路上的一切危险。如果你认为命运于你有害,那么至少为了你自身的利益,去相信它吧。  因为,倘若命运是如此地盛行,那么人也就是它的一部分,因而能够以命运来抵御命运。如果宇宙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凶残的不测,那我们体内的原子在抵抗命运的时候也会同样的野蛮。一支用玻璃薄片制成的玻璃管,若是同样装满了海水,它就能够抵抗海洋的震荡与冲击。假如冲撞的威力是无限的,那么反冲力也会同样具有无限的威力。  假如光到达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便能看见,否则我们的眼前就将是漆黑一片。假如真理浮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我们的内心就会豁然开朗。所以,我们便是立法者,我们便是自然的代言人,我们便是预言家和占卜师。  对于人类而言,即使处于命运的支配之下,自由也是必需的。为了获得自由,哪怕是抛却生命也要在所不惜。然而,假如想要获得自由,那就必须首先要拥有道德。  三  如果我们知道局限性是人们发展成长的测量仪,那么我们就不妨容忍它的存在。我们面对着命运,就像孩子们在父亲的房子里面对着那堵墙壁,一年又一年地刻下了他们的身高。然而,当小男孩长大成人之后,他便会推翻那面墙壁,建筑起一面新的更大的墙。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每一位勇敢的青年都正在接受训练,试图要骑上和驾驭命运这条飞龙。他的技巧是要将这些热望和障碍力变成武器与翅膀。现在,面对命运与力量这二者,是否能够允许我们去相信它们的统一性呢?  每一股喷涌而出、并且威胁着要扑灭我们的混乱的浊流,都可以被智慧转化为有益的力量。命运是尚未被人认识的原理。海水淹没船只和水手,就如同淹没一粒尘埃。可是,只要学会了游泳,学会调整你的航向,那么,曾经淹没人船的波涛就会为你的船只让路,载着它扬帆前进。寒冷对人是无情的,它使你血流麻木,将你冻得像一滴瑟瑟抖动的露珠。可是,只要学会了滑冰,冰雪就会给予你一种优美、舒展、富有诗意的运动。  每年死于斑疹伤寒的人数要远远超过死在战争屠刀下的人数,然而,正确的引流方法就能够消灭斑疹伤寒。航海时所遭遇的坏血病的灾难,可以用柠檬汁以及其他便于携带且可以获得的食物来加以治疗。引流术和疫苗接种的实施,结束了因霍乱和天花所导致的人口减少。而其他任何一种疫病也无一不具有其因果链条,都可以被人类击退。  人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运动着,以马的腿、以风的翅、以蒸汽、以电流。他发誓要用自己的本领来猎获那只雄鹰,他要让万物都成为自己的仆役。  四  我承认,有关命运的课题非常令人生厌。有谁会喜欢让一位面相学家来断言自己的命运呢?又有谁愿意相信,在他的身体里早已埋下了撒克逊或凯尔特民族的所有恶行呢?  一个人必须要感谢他的缺陷,而对他的才能却多少心存畏怯。一项出类拔萃的才能会汲取他过多的力量,令他残废;而一种缺陷却会在另一方面给他带来收益。忍耐是犹太人的标记,而现在这一特征已经使得犹太人成为了一个屹立在世界之上的伟大民族。假如命运是矿石和采石场,假如邪恶可以演变为良善,假如局限性就是应有的力量,假如灾难、敌对势力、重负可以是翅膀和方法——那么,我们就妥协吧。  命运包含着改善。人类进化到现在,他的每一种慷慨的行为,每一种崭新的感知,每一种他从自己的同伴那里索取来的爱与称赞,都证明他已经走出了命运,迈向了自由。意志的发展已经从不适应它生长的组织的枷锁与桎梏中解放了出来。这一解放正是世界的目的与方向。每一次灾难都是一次鞭策与宝贵的启示。人类的努力即使没有百分之百地奏效,但也能够表明一种趋向。  眼睛适于光亮,耳朵适于刺激听觉的空气,双脚适于大地,翅膀适于天空,每一种创造物都适于造物主在创造它们的时候意欲让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每一个地区都有它自己的动物群。每一个动物与它的食物、它的天敌之间,都有着一种互为协调的关系。我们需要保持这种平衡,不容许在数量上有所减少或者超额。这种协调关系对于人也同样的存在。  大自然迫使每一种创造物都自己劳作、自己生存——无论它是一个星球、一只动物、还是一株树木。星球自造其身,动物自造它的巢穴。一旦有了生命,也就有了自我导向,有了对物质的吸收与利用。生命即自由,生命的限度与自由的限度成正比。  这个世界的奥秘,便在于人与事件之间的联系。个人创造了事件,事件也创造了个人。所谓“时期”和“时代”,不就是那些成为了某一时代的缩影、有着非凡造诣的人吗?——诸如歌德、黑格尔、梅特涅、亚当斯、卡尔霍恩、基佐、皮尔、科布顿以及其他一些人。个人与时代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就像某种动物与它的食物以及它所利用的较为低等的动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一样,保持着一种和谐与适度。他以为自己的命运是一种异己的力量,那是因为二者的结合点是隐藏的。每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与他自己都是相称的,事件就是他的灵与肉之子。我们知道,命运的灵魂就是我们自己的灵魂,正如哈菲兹所吟诵的那样:  唉!直到现在我才知道,  我的向导与命运的向导竟是一体。  五  命运是一个人的性格所结出的果实,自然神奇地将人与他的命运匹配在了一起。就如同鸭子喜欢戏水,雄鹰热爱蓝天,涉水禽鸟流连于海边,猎人醉心于山林,士兵崇尚沙场。事件与人也是这样同根而生的。  一个人的命运便是他的性格所结出的果实。一个人的朋友即是他的魅力之所在。我们向希罗多德与普鲁塔克寻求命运的例证,殊不知,其实我们自己就是明证。每个人都会表现出其天性里所具有的素质,这种倾向在古老的信念当中早已有了表达:我们为了逃避自己的命运所做的种种努力,结果只会将我们引向自己的命运。  关于人类状况的奥秘,关于命运、自由以及先知这类古老的困惑,存在着一种释疑解惑的方法:那就是树立一种双重意识。一个人必须要交替地骑在两匹马的身上,一匹是他的个体属性,另一匹则是他的公有属性。就像是马戏场里的骑手那样,身手敏捷地从一匹马跳到另一匹马的身上,或是一脚踏在这匹马的背上,另一只脚踏在那一匹马的背上。  请你谨记这样一条训示:在整个大自然当中,都有两种元素同时巧妙地存在着。无论你患有怎样的残障,都会有某种形式的神力相随而来以作为补偿。善良的意图能够让一个人骤然间平添出无比的力量。当一位天神意欲骑乘的时候,任何碎石或沙砾都会绽蕾萌芽,长出有翼的脚,供他当作坐骑。  ……

作者简介

  爱默生,美国诗人、散文家、思想家和演说家。在19世纪美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一生思想精髓以散文和演说形式表现出来,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之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被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奉为精神导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