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8088235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16-06-01
- 条形码:9787508088235 ; 978-7-5080-8823-5
本书特色
冒廉泉先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术钻研,不迷信红学权威,不囿于成说,潜心研究三十年,以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考证做基础,提出新说:《红楼梦》的真正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如皋文人冒辟疆! 冒廉泉先生认为:冒辟疆以“曹雪芹”为笔名写了《红楼梦》,并掷地有声地亮出了七十三条证据,这些证据,就是埋藏在《红楼梦》中的冒辟疆元素。
内容简介
《悬案不悬——冒辟疆著<红楼梦>七十三证》(以下简称《悬案不悬》)一书的缘起来自一条微信文章《石破天惊——<红楼梦>的作者是冒辟疆?!》,作者的观点和证据的确石破天惊,应该说,本书无论是学术性还是话题性,都足够亮眼。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性著作,一直是文学界和史学界的热点议题,然而,《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谁?从清乾隆五十年开始,综合各种说法,除了“曹雪芹”,还有63人也被各种研究者认为是《红楼梦》的作者,但真正手握铁证、能自成体系、自圆其说者,不多。 自从民国时期以来,国学大师胡适考证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所写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曹雪芹撰写前八十回、高鹗续写后四十回”就几乎成为社会公认的结论。但是,胡适假设的“曹雪芹”,矛盾百出,近百年年来,质疑、否定之声不断。许许多多的人无法相信:一个叫“曹雪芹”的人,居然除了《红楼梦》,没有在文学史上留下其他任何作品、活动及痕迹;也无法确定,一个在曹氏家谱中没有记载、更没有后裔的“曹雪芹”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根据部分红学家的考证,曹雪芹在抄家去北京时只有虚岁5岁或虚岁14岁,那么,他能够了解和回忆起的奢华生活体验,又能有多少?! 如皋人冒廉泉先生——他在三十年来潜心研究《红楼梦》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扎实的冒辟疆元素,并集结成书《冒辟疆的《红楼梦》七十证》,在如皋掀起了一股红潮,并进而引起了多方媒体的追访。 我们看到了冒老先生这一提法的价值所在,愿意让更多的《红楼梦》爱好者掌握更详实的资料,于是就有了本书。无论本书的学术价值能否得到主流红学的认可,作为一家之言,我们都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目录
相关资料
冒廉泉先生利用业余时间,不迷信红学权威,不囿于成说,早就开始质疑曹学,并勇于探索,历经三十多年呕心沥血、筚路蓝缕的研究,提出了冒辟疆著作《红楼梦》新说。其大智大勇的气慨,令人钦敬。 ——红学专家 王正康 《悬案不悬——冒辟疆著<红楼梦>七十三证》,是冒廉泉老先生三十多年的心血凝结,73证就是73篇文章,他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总结,不断地耕耘,形成了73个佐证,其中不少认识具有独特性、唯一性。 ——如皋红学研究会 刘桂江
作者简介
冒廉泉:高级工程师。一辈子在兰州从事国内外建筑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爱好文学,乃《红楼梦》的热心读者。偶然发现了《红楼梦》中竟有如皋特有的土字,于是走上了探寻《红楼梦》真实作者之路。在文本中找到证据,提出冒辟疆著作《红楼梦》之说,一时间,引爆红学界。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随园食单
¥7.9¥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当你老了
¥16.3¥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经典·东坡·词
¥31.3¥68.0 -
到山中去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