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背景下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的运作、评价与绩效提升研究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背景下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的运作、评价与绩效提升研究

1星价 ¥14.4 (3.8折)
2星价¥14.1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81622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79
  • 出版时间:2016-06-01
  • 条形码:9787517816225 ; 978-7-5178-1622-5

本书特色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背景下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的运作评价与绩效提升研究》作者康健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视角进行研究,认为“政”维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的宏观调控力,“产”维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的微观运作力,“学”维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的环境催化力,“研”维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的内部推动力,“用”维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的外部拉动力。 作者以此展开研究思路,对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进行研究,具体研究过程从运作机制、能力评价和绩效提升三个维度顺次展开。其研究成果一方面将能够被直接运用到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实践中,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一些可行的实践模式;另一方面,本书的研究成果将能够对创新链理论范畴的规范化提供一个较为前摄的姿态和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从政产学研用的角度出发,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 以创新链为研究视角, 从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对集群企业创新发展路径进行研究, 构建完成集群企业双重关系嵌入、动态能力及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模型。同时也兼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目录

1.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2.创新链的通用结构模型 2.1 引言 2.2 创新链结构及行为分析 2.3 创新链协同模型构建和应用 2.4 实例分析 2.5 小结3.创新链的价值网络模型 3.1 引言 3.2 概念界定 3.3 假设提出 3.4 研究变量及其测量 3.5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3.6 研究结果 3.7 小结4.创新链的运作机制——知识转移粘滞视角 4.1 引言 4.2 知识转移粘滞的评价指标体系 4.3 创新链网络绩效提升途径 4.4 实证方法简介 4.5 实例分析 4.6 小结5.创新链能力的评价模式——产业集群视角 5.1 引言 5.2 创新链能力测度模型构建 5.3 创新链能力测度方法设计 5.4 创新链中节点关联程度赋值 5.5 实例分析 5.6 小结6.创新链协同能力评价——产业互动视角 6.1 引言 6.2 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6.3 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 6.4 创新系统协同度模型 6.5 实证分析 6.6 小结7.创新链绩效提升——“互联网 ”视角 7.1 引言 7.2 互联网嵌入程度评价指标 7.3 新创企业互联网嵌入程度评价模型 7.4 实例分析 7.5 小结8.创新链绩效提升——价值链视角 8.1 引言 8.2 文献回顾 8.3 研究视角 8.4 研究步骤 8.5 基于价值链的资源种类归纳 8.6 基于价值链的资源属性划分 8.7 实证分析 8.8 小结9.创新链绩效提升——供应链视角 9.1 引言 9.2 集群情境下供应链网络的形成 9.3 集群情境下供应链网络的架构 9.4 集群情境下供应链网络的集成效应 9.5 小结10.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案例研究——以衡阳市为例 10.1 衡阳市产业园区案例 10.2 耒阳经济开发区案例 10.3 衡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案例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