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7-1938.10-中国抗日战争史-全民族奋战-从卢沟桥事变到武汉沦陷-第二卷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1937.7-1938.10-中国抗日战争史-全民族奋战-从卢沟桥事变到武汉沦陷-第二卷

1星价 ¥42.3 (7.3折)
2星价¥42.3 定价¥58.0
商品评论(1条)
148***(三星用户)

中国抗日战争史

10几年前,张宪文教授与他的南京团队便出版了中国抗日战争史,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重新修订的新版,而且是厚厚四巨册,开心! 新版中国抗日战争史应用了许多新资料,是为抗战史研究中的精品之一。

2016-09-20 10:48:2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26940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1
  • 出版时间:2016-04-01
  • 条形码:9787122269409 ; 978-7-122-26940-9

本书特色

历史是好的教科书。    “幢幢华裔,将即为奴;寂寂江山,日变其色”。1931年,侵华日军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到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等地相继失守,华北、华中、华南等大片河山沦陷。     中华民族被推到了悬崖边上。生存还是毁灭,独立还是亡国,要自由还是被奴役?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长城内外、大江上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共同发出了血战到底的怒吼。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     四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由著名抗战史权威学者张宪文教授领衔,组织民国史中心集体编写,洋洋百万言,完整叙述了从1931年至1945年14年抗战的烽火历史,编织了一幅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抗战图卷,是一部全面系统、客观科学的抗战史巨作。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二卷时间跨度为1937年7月—1938年10月。以卢沟桥事变为开端,日本拉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与此同时,中国也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本卷内容主要涉及平津地区的陷落、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中州之战、武汉会战等,全面抗战不断深入并迎来高潮。

内容简介

1.经典。本套书前身为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承担的国家"七五"社科重点基金项目,由省内外学术单位的13名学者历10年合作完成。2.详尽。从1931年到1945年,对14年中国抗战历程做了全方位全视角的讲述。3.图文并茂。本版除了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内容的增订外,还增加了许多老照片,由文到图,由图到文,多维度地展现了14年中国抗战史。  

目录

**部分 全面抗战的爆发第1章 卢沟桥事变一、卢沟桥见证日军蓄意挑衅/003二、中国守军武力回击/007三、中日关于卢沟桥事变的谈判/010四、冀察当局的软弱/013第2章 平津地区的陷落一、日本决心扩大侵略/016二、中国政府战与和的矛盾/019三、廊坊事件/023四、北平失守/024五、天津失陷/028第3章 国民政府的抗战决策及部署一、国防联席会议的抗战决策/031二、战时机构的建立与《自卫抗战声明书》的发表/035三、国民政府西迁重庆/037四、工厂与文化教育机构的内迁/039第4章 淞沪会战一、大山事件与中日双方的军事部署/042二、中国军队主动进攻与封江战役/045三、日军增援与沿江争夺战/050四、战事的扩大与胶着/055五、日军登陆杭州湾与上海失陷/059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提出和八路军出师抗战一、洛川会议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063二、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068三、八路军主力出师山西/069小结/072第二部分 日本全面扩大侵略战争第6章 华北战事的发展一、平绥线重镇的失陷/075二、战区的设立/081三、中国军队在津浦路的溃败/083四、平汉线北段作战与保定、石家庄的陷落/087第7章 中日军队在山西的鏖战一、雁门关内长城一带的战事/092二、八路军首战平型关/096三、忻口会战/100四、八路军夜袭阳明堡/104五、晋东门户娘子关失守/108六、太原城防之战/111第8章 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一、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方针的贯彻/114二、八路军在华北敌后的战略展开/118三、打退日军对晋察冀军区的首次围攻/125四、粉碎日军对晋西北、晋东南和陕甘宁边区的进犯/128第9章 南京保卫战的失利一、苏嘉锡国防线的崩溃/135二、南京保卫战的部署/140三、南京失守/146第10章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一、日军疯狂屠杀平民与战俘/150二、日军强暴妇女、劫夺财物/155小结/158第三部分 全面抗战的深入第11章 南京陷落前的国内外政局一、毫无效力的“国际调停”/163二、“英美干涉”幻想的破灭/166三、陶德曼调停的失败/170四、《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174五、南北汉奸政权的建立/176六、中日双方变更作战部署/180第12章 徐州附近的会战一、韩复榘轻弃黄河泰山防线/185二、华中日军侵入淮河流域/190三、中国军队反攻济宁、汶上/193四、滕县保卫战/196五、板垣师团受挫于临沂/199六、血战台儿庄/205七、日军合围徐州计划与鲁南拉锯战/212八、中国军队自徐州突围/218第13章 中州之战一、中国军队在豫北的溃败/223二、兰封会战/227三、归、砀弃守,日军西攻开封、郑州/231四、花园口决堤/236第14章 新四军的组建和华中敌后游击战的初步开展一、新四军的成立/240二、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行动的部署/242三、新四军挺进苏南/244四、新四军战斗在皖南、皖中/248五、新四军东进豫、皖、苏边/252小结/254第四部分 全面抗战的高潮第15章 武汉会战前的政局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建国纲领》/259二、国民参政会的召开与全国各党派、各阶层抗日热忱的高涨/262三、德国停止对华军事援助/265四、张鼓峰事件的影响/267第16章 武汉会战一、中国防卫武汉的战略部署/270二、长江沿岸的前哨战/272三、黄梅、广济方面的作战/277四、大别山麓阻击战/280五、南浔路大战/284六、瑞昌及其以西地区作战/288七、武汉弃守/290第17章 闽粤作战一、日军侵夺厦门及闽粤沿海岛屿/294二、日军登陆大亚湾,粤军轻失广州城/296三、海南岛及潮州、汕头失守/300第18章 中国海军的抗战一、沿海及长江沿线的作战/303二、长江中上游及内湖的作战/309第19章 中国空军的抗战一、七七事变前中日空军战力的比较/312二、独立作战时期战绩骄人/314三、与苏联航空志愿队联合作战/318第20章 抗战初期苏联对华军事援助一、军火物资的援助/322二、苏联军事顾问协助中国抗战/324三、苏联航空志愿队来华参战/326四、诺门罕事件中苏联红军重创关东军/331五、《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333第21章 山西、山东、河北等地民众抗日武装的建立和游击战争的开展一、山西新军的组建与发展/335二、河北民众抗日武装的建立/339三、山东民众抗日武装起义/341四、东北抗联配合全国抗战/345第22章 华北抗日游击战由山地向平原的发展一、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平原游击战的指示和部署/348二、八路军在平原地区的初步展开/349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战的理论和主张/354小结/36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宪文,1934年生于山东泰安,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历史系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校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南京中华民国史研究会会长等职。曾赴许多国家和地区访问讲学。在民国史领域,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六五”“七五”“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及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担任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国史研究》首席专家。出版《中华民国史纲》《蒋介石全传》《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国现代史史料学》等著作10余部。主持编纂《中华民国史丛书》《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中华民国史大辞典》等。发表在《历史研究》《求是》等国内外刊物上的论文涉及民国政治、军事、中外关系、人物、史料评述及学科理论体系等方面。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