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北冰洋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北冰洋穿越纪实

包邮穿越北冰洋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北冰洋穿越纪实

¥29.5 (3.9折) ?
1星价 ¥29.5
2星价¥29.5 定价¥7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2849595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38
  • 出版时间:2016-07-01
  • 条形码:9787542849595 ; 978-7-5428-4959-5

本书特色

本书生动记录了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穿越东北航道和北冰洋高纬度海域的经历,同时介绍了我国第三次和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成果,以及北极地理、环境、生态、人文和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全书以穿越航道的时间为序,按“冰情概况”、“队上活动”和“今日主题”三部分,对沿途冰情、考察队的工作与生活及相关基础科学知识进行介绍,希望能使广大读者对北冰洋气候环境、我国北极科学考察、考察队的工作与生活、北冰洋经济潜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迄今*为全面介绍北冰洋科学知识的高级科普读物, 利用我国首次穿越东北航道和中央航道的契机, 结合作者获得的现场**手资料以及作者多年的北冰洋考察经历和知识积累, 生动地展现了北极航道现场环境以及丰富的背景知识。

目录

前言**篇 穿越之梦 业极概况 北极航道 北极探险与科学考察 中国历次北极科学考察与“雪龙”号挺极 中国第五次业极科学考察与“雪龙”号穿极第二篇 穿越东北航道 概述 7月22日 东北航道和俄罗斯北方海航道 7月23日 俄罗斯业极地区——潜在的全球能源战略基地 7月24日 海冰为什么这么脏? 7月25日 顽强的海冰生灵——冰藻 7月26日 北冰洋海冰类型 7月27日 北极陆架区的科学研究价值 7月28日 《国际海洋法公约》与欧亚北冰洋陆架 7月29日 俄罗斯对业方海航道的管理 7月30日 “雪龙”号的基础设施 7月31日 考察队员的业余生活 8月7日 北极海域的渔业生产 8月2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海一气耦合浮标 8月3日 北极航道的商业价值第三篇 穿越中央航道 概述 8月23日 全球大洋传送带与大西洋暖流 8月24日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与黄河站 8月25日 北冰洋——一个“熊”霸天下的“国度” 8月26日 北冰洋“金丝雀”——白鲸 8月27日 北冰洋冰站作业与技朮支持 8月28日 北极科学考察破冰船 8月29日 加速消融的北冰洋夏季海冰 8月30日 北极点,我们后会有期 8月31日 曾经的北;水洋 9月1日 冰站作业主初体验 9月2日 冰站安全作业*重要的支持——防熊 9月3日 在北冰洋中心海域顺利完成所有冰站作业任务 9月4日 冰的记忆,冰的传奇 9月5日 海冰消融与北冰洋生态系统 9月6日 业冰洋研究热点 9月7日 北极为什么没有企鹅 9月8日 冰海扬帆之梦!第四篇 未来之路 “雪龙”号穿越北冰洋总体回顾 北极环境总体变化趋势 北极各国的北极政策及我国的对策 我国对北极航道的潜在利用 我国北极科考战略抉择 我国北极科学考察支撑体系构建第五篇 北极随想后记致谢附录:“雪龙”号访问冰岛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何剑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济大学兼职博导,现任极地海洋学研究室主任、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极地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曾参加1999年和2002年德国“极星”号北极秋季航次,2004—2006年度中国北极黄河站考察,2008年、2010年、2012年我国第三、四、五次北极科学考察。2007—2009年度中国北极黄河站站长,中国第三次和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助理,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助理兼海洋生物组组长、考察队秘书组秘书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