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兰克之后的摄影

包邮弗兰克之后的摄影

¥34.8 (5.0折) ?
1星价 ¥34.8
2星价¥34.8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90462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16-09-01
  • 条形码:9787517904625 ; 978-7-5179-0462-5

本书特色

在《弗兰克之后的摄影》中,《纽约时报》的撰稿人、前图片编辑菲利普·盖夫特以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罗伯特·弗兰克创作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影响深远的作品——作为出发点,为我们全面展现了当代摄影的面貌。盖夫特以不同类型的作品和实践模式作为线索追溯了摄影这种媒介的发展历史,他认为自弗兰克之后的摄影发展出现了一种矛盾的自我意识。虽然摄影图像让我们能够更为清楚地意识到周围的世界,但是对于自身不断地再现却瓦解着我们自然状态下的无知。
  盖夫特从罗伯特·弗兰克在《美国人》中以粗颗粒、即时性对传统摄影的客观性的挑战开始谈起。接下来探讨了在 “摆布的纪录”其拍摄方式的演变过程中“纪实”摄影的真实性所面临的挑战。除此以外,本书中其他讨论话题还包括新闻摄影、肖像摄影、收藏家的影响,以及市场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比如巨幅尺寸照片的盛行。弗兰克对于诸多艺术家的影响不着痕迹地贯穿全书始终,从李·弗里德兰德和南·戈尔丁到斯蒂芬·肖尔和梁思聪。

内容简介

罗伯特·弗兰克——20 世纪摄影史的现象级人物,他以一本摄影集一举改变了当代摄影的方向,奠定了自己在摄影史上无可争议的大师地位。《纽约时报》撰稿人菲利普·盖夫特从弗兰克的作品出发,全面展现了当代摄影的面貌:
◆ 《美国人》中的粗颗粒、即时性对传统摄影的客观性的挑战
◆“纪实”摄影真实性所面临的挑战
◆ 新闻摄影、肖像摄影、收藏家对摄影的影响
◆ 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8 前 言
14 纪 录
17 为什么MoMA要把自己历史上*大的摄影个展献给李·弗里德兰德
21 与沃克、罗伯特,还有安迪一起的旅行
谈斯蒂芬·肖尔
25 面向南方:威廉·克里森伯里镜头中的过去与现在
30 约翰·萨考斯基,摄影策展人,享年81岁
36 意象派的眼睛
谈亨利·韦塞尔
40 美丽不是错
谈理查德·米斯拉奇
45 你们市政厅中的画面目 录
CONTENTS
8 前 言
14 纪 录
17 为什么MoMA要把自己历史上*大的摄影个展献给李·弗里德兰德
21 与沃克、罗伯特,还有安迪一起的旅行
谈斯蒂芬·肖尔
25 面向南方:威廉·克里森伯里镜头中的过去与现在
30 约翰·萨考斯基,摄影策展人,享年81岁
36 意象派的眼睛
谈亨利·韦塞尔
40 美丽不是错
谈理查德·米斯拉奇
45 你们市政厅中的画面
谈保罗·山布鲁
48 伯恩·贝歇,75岁,德国工业风景摄影师,已去世
52 保持真实:照相写实主义
60 多数已失落的美国天堂肖像
谈乔尔·斯坦菲尔德
62 牢牢盯着地平线
谈梁思聪
66 摆布的纪录
69 摄影图像:事实、虚构,还是隐喻?
75 不曾发生过的野餐
谈贝亚特·古特绍
78 就像照片一样不好看
谈埃里克·菲什尔
81 运动的时间切片
谈乔安·费尔堡
87 罗伯特·波利多里:在工作室里
91 年轻人的眼睛和树上的朋友们
谈莱恩·麦克金利
96 照 片
114 新闻摄影
117 头版:对话《纽约时报》头版图片编辑菲利普·盖夫特
文/维罗尼卡·维耶纳
127 照片是对历史更好的**见证
132 对纽约*幸运的人的反思:《看见》杂志
136 阅读报纸上的照片:千言万语和一行标题
143 康奈尔·卡帕,摄影记者与博物馆创建人,享年90岁
148 肖 像
152 透过阿维顿定义美
156 自拍像的朦胧欲望
谈杰克·皮尔森
159 那幅肖像是在盯着我吗?
谈菲奥娜·谭
163 光影之中的艺术与文学中的万神殿
谈欧文·佩恩
168 一个摄影师的谎言
谈安妮·莱博维茨
173 让美国的梦想家们不朽
谈凯蒂·格兰纳
178 收 藏
181 8500张照片的价值
187 造就了梅普尔索普的人:一部关于山姆·瓦格斯塔夫的电影
192 透过别人拍下的面孔造就的“阿维顿之眼”
197 摄影书中显乾坤
202 语境中的文化:文斯·阿莱蒂杂志收藏中的照片
212 为了摄影而进行的大规模改建
216 市 场
219 街道上的剧场,照片中的主体
谈菲利普-洛卡·迪柯西亚
223 为什么摄影作品越来越大
227 千言万语?45万美元怎么样?
233 来自阿肯萨斯一间摄影棚的一张美国人的肖像
谈迈克·迪斯法莫
237 摄影中的新事物:反正不是照片
242 致 谢
244 索 引
254 图片及文献来源信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本书中收录的文章部分是盖夫特专为此次出版撰写的,部分来自他为《纽约时报》以及其他出版物撰写的批评性文章,展览、书籍评论,甚至讣告。菲利普·盖夫特曾在《纽约时报》工作超过 15 年,曾经担任的职务包括头版图片编辑和文化版块的资深图片编辑。盖夫特早年曾在《财富》杂志担任图片编辑,在光圈出版社担任助理编辑。2010 年,他担任制片人制作了屡获殊荣的纪录片《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Bill Cunningham New York )。他曾获盖蒂研究中心的博物馆驻留奖金,现在,他定期发表有关摄影的文章,并且正在撰写策展人、收藏家山姆·瓦格斯塔夫的传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