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304436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16-09-01
- 条形码:9787513044363 ; 978-7-5130-4436-3
本书特色
《文化论丛》秉持“追求真理,交流创新”的学术理念,确立“特色学科与多学科共建”的学术定位,以文化研究为主题,设立“黔地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外国文化与文化比较”“现代文学与文化”“现代传媒与文化”“理论前沿与文化热点”等栏目。
内容简介
《文化论丛》秉持“追求真理,交流创新”的学术理念,确立“特色学科与多学科共建”的学术定位,以文化研究为主题,设立“黔地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外国文化与文化比较”“现代文学与文化”“现代传媒与文化”“理论前沿与文化热点”等栏目。
目录
《南诏图传》的创编与影响
浅谈贵州少数民族天文发展
苗族理辞述略
光明的缔造:苗族审美起源考
审美文化
论旅游现象中的审美体验生成
美学视野下“完整的语文教学”略论
政治文化
政治宗教与殷商卜祭
软权力视角下的政治文化与国家利益互动关系分析——以战后初期英国对欧共体的疏远态度为例
民间文化与语言
浮山话“jiaca、haba”考
“柤、梨、橘、柚、果、蓏”同源考 ——基于《庄子》的考察黔地文化 《南诏图传》的创编与影响 浅谈贵州少数民族天文发展 苗族理辞述略 光明的缔造:苗族审美起源考 审美文化 论旅游现象中的审美体验生成 美学视野下“完整的语文教学”略论 政治文化 政治宗教与殷商卜祭 软权力视角下的政治文化与国家利益互动关系分析——以战后初期英国对欧共体的疏远态度为例 民间文化与语言 浮山话“jiaca、haba”考 “柤、梨、橘、柚、果、蓏”同源考 ——基于《庄子》的考察 语言与认知模式之漫谈 中国传统文化 论理想国神话“华胥氏之国”的审美特征 儒学诠释学形而上学意蕴研究 《仪礼》郑注“相人偶”考索 试论庄子道德哲学的二重性——兼论其哲学的非美学性 文化传统与精神重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观照 中国文学与文化 以意逆志:《诗经》的经学解释方法 闻一多《说鱼》补证——兼论《小雅•苕之华》的诗旨 因文以寄心——序跋文文学批评功能简论 论沈起凤《沈氏四种曲》的创作与苏州才子文化 “丈夫”的觉醒:“名分—身份—自我”三位一体 外国文化与文化比较 《诗经》中与死亡相关的植物意象与玫瑰意象比较 艺术模仿与*高的美 符号学研究的新视域——从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谈起 现代传媒与文化 郑晓龙电视剧《芈月传》:瑕瑜互见的启示 论以“二十四道拐”为核心的象征意象群——对电视剧《二十四道拐》的美学分析 新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 新媒介环境下的中学微作文教学研究 教育视野下精神危机的深层次文化原因及其出路探析信息
作者简介
吴俊,男,1958年生,四川隆昌人,教授,现任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贵州美学学会副会长,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贵州师范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美学、美育的教学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部分篇目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著作6部,其中《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获2014年首届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美学理论与美育实践》获2002年贵州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年贵州省首届“高校科研论坛”优秀成果推介一等奖;主编教材3部;主持省长基金1项,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省教育厅“综合改革项目”1项,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等。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社会主义及其文化
¥15.4¥38.5 -
经典常谈
¥7.6¥14.8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中国古代官制
¥11.8¥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经典常谈
¥13.7¥39.8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国学入门
¥15.4¥48.0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3.5¥30.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年轻人的国文课(八品)
¥28.3¥59.0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9.9¥24.0 -
寻味中国
¥15.1¥38.0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