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2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1856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77
- 出版时间:2016-06-01
- 条形码:9787101118568 ; 978-7-101-11856-8
本书特色
《古书真伪常识》原名《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系根据梁启超1927年在燕京大学的讲义整理而成。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有五章,作者从辨伪及考证年代的必要谈起,总结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回顾历代辨伪学的发展情况,归纳辨伪及考证年代的方法,并阐述对不同伪书的态度。分论则依次探讨十三经的真伪及成书年代,并附论五种子书。条理清晰,论证平实,适合初学者阅读。
因时代及观念所限,作者的某些观点尚值得商榷,有的则已被考古发现证明不能成立,但就方法论而言,该书对古书辨伪仍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系根据梁启超的演讲整理而成。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阐述辨伪的必要,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辨伪学的发展,辨伪的一般方法等。分论依次探讨十三经的真伪及成书年代,并附论五种子书。条理清晰,论证平实,适合初学辨伪者阅读。
目录
卷一 总论
**章 辨伪及考证年代的必要
甲 史迹方面
乙 思想方面
丙 文学方面
第二章 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
甲 有意作伪的
乙 非有意作伪的
第三章 辨伪学的发达
第四章 辨别伪书及考证年代的方法
甲 从传授统绪上辨别
乙 从文义内容上辨别
第五章 伪书的分别评价
卷一 总论
**章 辨伪及考证年代的必要
甲 史迹方面
乙 思想方面
丙 文学方面
第二章 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
甲 有意作伪的
乙 非有意作伪的
第三章 辨伪学的发达
第四章 辨别伪书及考证年代的方法
甲 从传授统绪上辨别
乙 从文义内容上辨别
第五章 伪书的分别评价
卷二 分论
**章 《易》
第二章 《尚书》
甲 东晋晚出的《古文尚书》和孔安国《传》
的真伪问题
乙 佚书十六篇的真伪问题
丙 《泰誓》问题
丁 《今文尚书》二十八篇的年代问题
戊 《书序》问题
第三章 《诗》
甲 **问题
乙 第二问题
丙 第三问题
第四章 三礼
甲 《仪礼》
乙 《周礼》
丙 《礼记》
第五章 《春秋》及其三传
甲 《春秋》
乙 《左氏传》、《公羊传》、《毂梁传》
第六章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甲 《论语》
乙 《孝经》
丙 《尔雅》
丁 《孟子》
附录
子书五种信息
**章 辨伪及考证年代的必要
甲 史迹方面
乙 思想方面
丙 文学方面
第二章 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
甲 有意作伪的
乙 非有意作伪的
第三章 辨伪学的发达
第四章 辨别伪书及考证年代的方法
甲 从传授统绪上辨别
乙 从文义内容上辨别
第五章 伪书的分别评价
卷一 总论
**章 辨伪及考证年代的必要
甲 史迹方面
乙 思想方面
丙 文学方面
第二章 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
甲 有意作伪的
乙 非有意作伪的
第三章 辨伪学的发达
第四章 辨别伪书及考证年代的方法
甲 从传授统绪上辨别
乙 从文义内容上辨别
第五章 伪书的分别评价
卷二 分论
**章 《易》
第二章 《尚书》
甲 东晋晚出的《古文尚书》和孔安国《传》
的真伪问题
乙 佚书十六篇的真伪问题
丙 《泰誓》问题
丁 《今文尚书》二十八篇的年代问题
戊 《书序》问题
第三章 《诗》
甲 **问题
乙 第二问题
丙 第三问题
第四章 三礼
甲 《仪礼》
乙 《周礼》
丙 《礼记》
第五章 《春秋》及其三传
甲 《春秋》
乙 《左氏传》、《公羊传》、《毂梁传》
第六章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甲 《论语》
乙 《孝经》
丙 《尔雅》
丁 《孟子》
附录
子书五种信息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乡土中国
¥13.5¥26.0 -
偏见
¥16.1¥5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文言浅说
¥11.0¥24.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性心理学
¥26.7¥5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3.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