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评分
5分
5分
包邮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1星价
¥41.6
(7.2折)
2星价¥41.6
定价¥58.0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1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32070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16-09-01
- 条形码:9787303207015 ; 978-7-303-20701-5
本书特色
王东杰著的《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近代四川的区域认同、学术源流与文化想象进行了深入的勾勒,关注了清代四川地区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近代四川地方认同与学术自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旅外川人认知中的全国与四川,以及作为四川重要文化符号的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既重建了相关的历史过程,又发掘出近代中国区域认同的特殊意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透过对晚清民国四川社会与文化史上几个片段的勾勒, 试图对中国近代的地方、国家和认同进行更深入思考, 尤其希望凸显“全国地方性”和“地方民族主义”这两项相辅相成的文化现象的重要性。
目录
导言
**章 “乡神”的建构与重构:方志所见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
一、“乡神”的诞生
二、“一隅”通“天下”
三、成为“四川人”
四、结论
第二章 地方认同与学术自觉:清末民国的“蜀学”论
一、近代“蜀学”兴起诸说检讨
二、近世学风转移与“蜀学”勃兴
三、近代四川地方认同和学术自信心的提升
四、近代“蜀学”的自觉
五、余论
第三章 “不异的异乡”: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旅外川人认知中的全国与四川
一、国中的“异乡”
二、旅外川人言论中的四川
三、四川岂是化外?
四、结论
第四章 高等教育中的国家与地方: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
一、国立大学与省立大学的名实错位
二、“国立化”与“中央化”的纠葛
三、从“国立化”到“党化”
四、结论
第五章 机构与学风:民国时期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
一、学科肇建
二、预入主流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寻味中国
¥14.7¥3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门外文谈
¥13.2¥38.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经典常谈
¥6.2¥14.8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8.3¥22.0 -
溥仪偷运国宝
¥7.7¥26.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黄河上的古都
¥14.8¥4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氍毹留痕-典藏本
¥29.7¥56.0 -
讲解北石窟
¥18.6¥55.0 -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25.2¥42.0 -
跨文化的想象:文献.神话与历史
¥10.6¥30.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千曲川风情:岛崎藤村散文集
¥18.0¥46.0 -
经典常谈
¥16.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