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美国记者艾玛·拉金重访奥威尔在缅甸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173065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16-10-01
- 条形码:9787511730657 ; 978-7-5117-3065-7
本书特色
一、非虚构文学的经典之作,历史回溯与旅行游记的完美融合,走进在殖民幽灵和独裁阴影下的真实缅甸;
二、复原乔治·奥威尔生命中鲜为人知的缅甸岁月,讲述奥威尔对今日缅甸的精神影响。
1、本书是一部非常罕见的关于缅甸的旅行文学。由于缅甸军政府时期的严控管制,国际上关于缅甸的报道非常少,普通读者对这个东南亚国家所知有限。美国记者艾玛·拉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缅甸进行多次深入采访。沿着当年乔治·奥威尔在缅甸的轨迹,作者记录下当代缅甸人的生活实况与心灵状态。
2、这是一本奥威尔迷不可错过的书。艾玛·拉金的旅途是从乔治·奥威尔开始的,在书中,她探寻了奥威尔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从中发现了殖民地生活对奥威尔的影响。如作者的缅甸朋友所说,奥威尔不止写了一部关于缅甸的书,而是写了三部《缅甸岁月》《一九八四》《动物农庄》。在作者阅读奥威尔和观察缅甸日常生活的交互中,奥威尔对今日缅甸的精神影响也在书中浮现出来。
3、本书于2004年*次出版,2012年出版台版,至今共出版了7个版本,获得了世界性的关注,引起了持续的讨论。本书于2005年获美国博得书店独特声音奖非虚构类奖,同年提名“审查指数机构”言论自由奖;2006年获日本《每日新闻》亚洲太平洋大奖。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乔治·奥威尔曾作为大英帝国的警察在缅甸生活了五年。五年后,他突然毫无预兆地返回英国递交辞呈,开始了写作生涯。而缅甸则以各种形式在他的书中出现:《缅甸岁月》《动物农庄》《一九八四》,以及他未完成的作品《吸烟室的故事》……
美国记者艾玛·拉金重访了奥威尔在缅甸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曼德勒、渺弥亚、仰光、毛淡棉、杰沙……她试图为一些问题寻找答案:是什么样的经历促使奥威尔放弃了殖民地生活,转而从事写作?又是什么让缅甸这个地方变得如此贫穷和悲惨?拉金复原了奥威尔这段几乎被所有研究者忽略的生活经历,并写出了奥威尔对今日缅甸的精神影响。与此同时,她带着奥威尔的清醒和观察力,刻画了在殖民幽灵与独裁统治的交缠下,缅甸日常生活的矛盾与荒诞,以及人们的恐惧与希望。
目录
**章 曼德勒 007
第二章 三角洲 059
第三章 仰 光 105
第四章 毛淡棉 153
第五章 杰 沙 201
后 记 251
致 谢 255
新版后记 259
译后记 267
作者简介
艾玛·拉金(Emma Larkin,笔名)
美国记者,在亚洲出生和成长,后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习缅甸语。她以曼谷为基地,对亚洲进行广泛报道,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访问缅甸。
译者简介
王晓渔,文化学者,现供职于同济大学。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