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技巧-如何创作出引人入胜的剧本

- ISBN:978711543025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8
- 出版时间:2016-11-01
- 条形码:9787115430250 ; 978-7-115-43025-0
本书特色
本书将告诉你一切成功故事的起点:作品质量为王。创造精彩绝伦的故事,然后引人入胜地把它讲出来,那么其余事情就很简单了:根据市场规范把故事拿到市场中,你的作品会得到出版甚至拍成片子。全书通过“ 故事之源” “ 叙事与结构”“情节和人物”“故事创作过程”“故事分析和难题解决”“作者之日,推销之时”“访谈”“淡黑”七个部分告诉读者所有好故事之下的编剧原则和技巧是什么。对于想把创意转化成广受欢迎的故事的所有人来说,本书都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内容简介
美国亚马逊剧本类畅销书 会让你的故事更加深刻、人物更动人 关注人物本身,分析深入人心的主角的塑造策略 对于想把创意转化成广受欢迎的故事的所有人来说,《故事技巧》都是一本值得阅读的编剧书。
目录
**章 故事因何而存在 . . . . . . . . . . . . . . . . . . . 002
1.1 模型1—弗洛伊德 . . . . . . . . . . . . . . . . . . . 004
1.2 模型2—马斯洛 . . . . . . . . . . . . . . . . . . . . 007
1.3 请来点实在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0
1.4 一些引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2
第二章 故事的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4
2.1 结构化的叙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4
2.2 性格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5
2.3 潜在故事(潜台词) . . . . . . . . . . . . . . . . . . 015
2.4 故事之源—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016
第二篇 叙事与结构 . . . . . . . . . . . . . . . . . .017
第三章 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0
3.1 什么是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0**篇 故事之源 . . . . . . . . . . . . . . . . . . . .001
**章 故事因何而存在 . . . . . . . . . . . . . . . . . . . 002
1.1 模型1—弗洛伊德 . . . . . . . . . . . . . . . . . . . 004
1.2 模型2—马斯洛 . . . . . . . . . . . . . . . . . . . . 007
1.3 请来点实在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0
1.4 一些引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2
第二章 故事的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4
2.1 结构化的叙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4
2.2 性格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5
2.3 潜在故事(潜台词) . . . . . . . . . . . . . . . . . . 015
2.4 故事之源—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016
第二篇 叙事与结构 . . . . . . . . . . . . . . . . . .017
第三章 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0
3.1 什么是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0
3.1.1 什么是事件 . . . . . . . . . . . . . 020
3.1.2 经典的三幕式结构 . . . . . . . . . . 020
3.1.3 激励事件 . . . . . . . . . . . . . . 021
3.2 各种类型的故事实例 . . . . . . . . . . . . . . . . . . 025
3.2.1 《回到未来》—激励事件 . . . . . . 025
3.2.2 《咯咯笑》 . . . . . . . . . . . . . 025
3.2.3 《哈姆雷特》 . . . . . . . . . . . . 026
3.2.4 《战栗汪洋2》 . . . . . . . . . . . 026
3.2.5 《伊多梅纽斯》 . . . . . . . . . . . 026
3.2.6 《玩具总动员》 . . . . . . . . . . . 027
3.3 关键问题何时不是关键问题 . . . . . . . . . . . . . 027
3.3.1 《圣诞颂歌》,查理·狄更斯著 . . . . 028
3.3.2 《土拨鼠之日》 . . . . . . . . . . . 028
3.3.3 《楚门的世界》 . . . . . . . . . . . 029
3.4 解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0
3.5 转折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2
3.5.1 转折点注意事项 . . . . . . . . . . . 035
3.6 大转折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6
3.6.1 幕和故事长度 . . . . . . . . . . . . 041
3.6.2 段落 . . . . . . . . . . . . . . . . 041
3.7 场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4
3.7.1 段落分解 . . . . . . . . . . . . . . 045
3.8 节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5
3.9 一些结构神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7
3.10 结构及非经典结构形式 . . . . . . . . . . . . . . . 048
3.10.1 叙事与结构—小结 . . . . . . . . 053
3.11 实际应用—故事基线 . . . . . . . . . . . . . . . 054
3.11.1 确定故事基线 . . . . . . . . . . . 055
第四章 认知差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57
4.1 大脑和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57
4.1.1 揭露差异 . . . . . . . . . . . . . . 059
4.1.2 特权差异 . . . . . . . . . . . . . . 060
4.1.3 《天下无双的吉夫斯》摘录 . . . . . . 061
4.1.4 喜剧注意事项 . . . . . . . . . . . . 073
4.2 认知差异的传达机制 . . . . . . . . . . . . . . . . . . 074
4.2.1 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的认知差异 . . . . 074
4.2.2 《少数派报告》摘录 . . . . . . . . . 075
4.2.3 基于承诺的认知差异 . . . . . . . . . 076
4.2.4 问题属于认知差异 . . . . . . . . . . 078
4.2.5 基于次要情节的认知差异 . . . . . . . 078
4.2.6 基于暗示和迹象的认知差异 . . . . . . 080
4.2.7 基于误解的潜台词 . . . . . . . . . . 082
4.2.8 基于掩饰的认知差异 . . . . . . . . . 083
4.2.9 潜意识目标 . . . . . . . . . . . . . 084
4.2.10 潜意识目标中的情节和人物 . . . . . 085
4.2.11 认知差异与隐喻(metaphor) . . . 086
4.3 认知差异—其他问题 . . . . . . . . . 086
4.3.1 潜台词与诗意 . . . . . . . . . . . . 086
4.3.2 真的喜欢莎士比亚吗 . . . . . . . . . 088
4.3.3 潜台词和演员 . . . . . . . . . . . . 088
4.3.4 向特权转移 . . . . . . . . . . . . . 089
4.4 附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90
第三篇 情节和人物 . . . . . . . . . . . . . . . . . .091
第五章 情节和人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092
5.1 提升情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92
5.1.1 大峡谷效应 . . . . . . . . . . . . . 095
5.2 情节驱动还是人物驱动 . . . . . . . . . . . . . . . . 096
5.2.1 没有人物的动作 . . . . . . . . . . . 097
5.2.2 没有动作的人物 . . . . . . . . . . . 098
第六章 冲突和对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6.1 三角冲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6.2 冲突的层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6.2.1 内部层面(易实现的) . . . . . . . . . 104
6.2.2 关系层面(部分可控) . . . . . . . . . 104
6.2.3 体制层面(少许控制) . . . . . . . . . 105
6.2.4 外部及巧合(无法控制) . . . . . . . . 106
6.2.5 《玩具总动员》—关系冲突 . . . . . 107
6.2.6 《玩具总动员》—内部冲突 . . . . . 107
6.2.7 《玩具总动员》—体制冲突 . . . . . 108
6.2.8 《玩具总动员》—外部冲突 . . . . . 108
6.3 实际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9
6.4 反面角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0
第七章 对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2
7.1 《普通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4
7.2 人物成长和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115
7.3 关于情节和人物的几点说明 . . . . . . . . . . . . . 116
7.4 模板和原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7
7.5 创造性的约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8
7.6 类型和主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0
7.7 情节和人物—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121
第四篇 故事创作过程 . . . . . . . . . . . . . . . . .123
第八章 故事的种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4
8.1 问题—或认知差异 . . . . . . . . . . . . . . . . . . 126
信息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大卫?巴波林(David Baboulene)是一个出版了两本幽默书籍、两本儿童插画书籍和三本故事理论方面学术书籍的作家。他的电影故事作品在好莱坞和英国都签过拍摄协议。他现在是制片人、编剧、编剧培训和电影开发机构的故事医生。大卫会举办故事理论和写作方面的讲座,包括在《写作杂志和作家新闻》(The Writing Magazine and Writers’ News)上的每月专栏。他目前在布莱顿大学(Brighton University)写博士论文,验证他关于确定和衡量潜台词对故事质量重要性的理论。大卫和他的妻子及四个孩子居住在布莱顿。
-
沈从文讲文物
¥6.8¥25.0 -
凡·高的肖像
¥18.4¥68.0 -
绘画中的日常
¥16.0¥42.0 -
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
¥20.3¥58.0 -
对话伦勃朗
¥7.2¥24.0 -
藏在碑林里的国宝
¥15.7¥49.0 -
铅笔素描从入门到精通
¥9.5¥29.8 -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0四
¥11.4¥20.0 -
一画一故事-读宋元名画
¥11.3¥29.8 -
中国绘画史 中国美术史
¥11.2¥26.0 -
艺术论
¥37.7¥98.0 -
百问千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问答录
¥36.3¥79.0 -
演员创造角色-演员自我修养续篇
¥19.8¥62.0 -
演员自我修养
¥17.5¥46.0 -
伟大的作品 伟大的历程:1978-2018
¥33.8¥88.0 -
蒙娜丽莎传奇-新发现破解终级谜团
¥13.3¥35.0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5.7¥49.0 -
中国艺术小史
¥7.9¥24.8 -
图说勃鲁盖尔
¥22.4¥59.0 -
图说西方建筑简史
¥21.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