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27147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8
- 出版时间:2016-10-01
- 条形码:9787301271476 ; 978-7-301-27147-6
本书特色
《龙王庙前盘子会——一部“文化遗产”的后现代多声部民族志》:作者通过山西省柳林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林盘子会与“县文物保护单位”——龙王庙这两个“文化遗产”案例的并置,揭示了在复杂的地方日常生活中“文化遗产”这一看似统一连贯的概念与实践体系所包含的种种差异、矛盾和复杂性。以人类学的文化遗产整体观视之,柳林人日常生活中的盘子会与龙王庙、它们变迁中的过去与当下以及它们所处的更为宽广的后现代“文化遗产”话语背景在这部后现代视角下的多声部“文化遗产”民族志中得到了呈现,从而也为回答“什么是‘文化遗产’?”这一问题提供了启示。
内容简介
《龙王庙前盘子会——一部“文化遗产”的后现代多声部民族志》:适合人类学、社会学等专业的研究者,尤其是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研究者阅读。
目录
**章 研究者的声音:“盘子会”引发的“文化遗产的后现代多声部民族志”
引言
**节 从“看景”到“歇下”:田野的进入
1 “在呀歇着?”:居所的焦虑
2 像个柳林人一样地“歇下”:“主位”的当地生活
第二节 后现代视角下“文化遗产”的多声部民族志
1 从《写文化》开始
2 关于“后现代主义”
3 人类学的转向与后现代多声部民族志
4 后现代视角下的“文化遗产民族志”
第三节 从盘子会到龙王庙:并置在后现代视角下的“文化遗产空间”中
1 贾宝平:周旋于盘子和龙王庙间的柳林人
2 关于“空间的视角”与“文化空间”
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启示下的“文化遗产空间”**章 研究者的声音:“盘子会”引发的“文化遗产的后现代多声部民族志”
引言
**节 从“看景”到“歇下”:田野的进入
1 “在呀歇着?”:居所的焦虑
2 像个柳林人一样地“歇下”:“主位”的当地生活
第二节 后现代视角下“文化遗产”的多声部民族志
1 从《写文化》开始
2 关于“后现代主义”
3 人类学的转向与后现代多声部民族志
4 后现代视角下的“文化遗产民族志”
第三节 从盘子会到龙王庙:并置在后现代视角下的“文化遗产空间”中
1 贾宝平:周旋于盘子和龙王庙间的柳林人
2 关于“空间的视角”与“文化空间”
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启示下的“文化遗产空间”
4 “文化遗产空间”中盘子会与龙王庙的并置
第四节 “话语”与文化遗产
1 “话语”:来自福柯的启示
2 文化遗产话语的历史化
3 异质性中多声部的文化遗产话语
第二章 从世界到中国到柳林:文化遗产话语的考古
**节 “世界非文物组织”:柳林人的文化遗产话语
第二节 国际“文化遗产话语”:一个后现代的产物
1 应对现代性——发端、战争年代到战后“世界遗产公约”的问世
2 后现代的挑战——对抗权威、反思“物质性”与“非遗公约”的诞生
3 迈向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整合”
第三节 从“文物”“民俗”到“文化遗产”:中国的文化遗产话语形成
1 “自外而内”与“从上至下”的走向
2 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
3 从民俗到文化遗产
第三章 嘈杂交响之地:柳林镇与柳林人
**节 柳林镇
1 清河水浇灌出的柳林——三镇的格局与历史
2 三条大街中的市镇变迁与地方生活
3 农民与市民——煤炭时代中的身份变换与流动
第二节 柳林人刘二娃的生活
1 山上山下两间房:居厢与营生
2 饭馆、龙王庙和盘子会——“人在社会上”
第四章 变迁洪流中的抑扬——被官方文本遗漏的历史之声
**节 龙王庙——不见经传的前世
1 龙王庙保护组
2 出人意料的“厚重”历史
3 遗漏于官方话语之外的浩劫——“龙王庙案”
4 世俗的侵占与“神”的回归
第二节 柳林盘子会——申报书以外的复杂变迁
1 “庙”?“棚棚”?“盘子”?——申报书与民间的解答
2 盘子和庙的互变纠缠:“移动的庙宇”与“生根的盘子”
3 压制、复兴、波折与发展——补全的生命史
第五章 反常之声:送不出去的盘子与龙王庙结局相反的两个“事月”
**节 打破“规矩”的杂音:两座送不出去的盘子
1 反常的连任
2 各自的难题
3 抛却烦恼的正日子——满城尽红火
4 *终解决的大问题——一波三折的移交
第二节 出乎预料的强音——龙王庙二月十九观音会
1 一年一度的“事月”——观音会与人口戏
2 “上门收礼”——起“人口份子”
3 正日子——许愿、还灯、看戏、度锁锁
第三节 声势突降的哑音——龙王庙开光
1 筹备——不凑巧的年景
2 散帖——不顺遂的开场
3 阴雨中的开光
4 失败的议论和贾宝平的烦恼
第六章 纠首刘二娃的盘子会:日常生活的嘈杂人声
**节 初一到十五:家庭到社会
1 走罢亲戚动弹开
2 正月初八收份子
第二节 搭盘子与酒桌上的蓝图
1 正月十二:拉家当、搭盘子
2 盘子上的晚饭:关于换届的商议
3 正月十三:接班话题的延续与二娃的主人家史
第三节 正日子和接班问题的发酵
1 正月十四:为神神采购、供敬与出盘
2 *后的“钉子户”与晚饭上的交心谈心
3 二轻局盘子的红火之夜
4 正月十五:新主人家的露面
第四节 收场与散伙饭
1 出榜与请成永平上山吃饭
2 拆盘收场
3 散伙饭上的群情与憧憬
第七章 尾声:南山上的盘子和北山上的寺
结语 后现代语境中“文化遗产”的“多声部民族志”
附录 部分柳林方言口语词汇对照释义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信息
引言
**节 从“看景”到“歇下”:田野的进入
1 “在呀歇着?”:居所的焦虑
2 像个柳林人一样地“歇下”:“主位”的当地生活
第二节 后现代视角下“文化遗产”的多声部民族志
1 从《写文化》开始
2 关于“后现代主义”
3 人类学的转向与后现代多声部民族志
4 后现代视角下的“文化遗产民族志”
第三节 从盘子会到龙王庙:并置在后现代视角下的“文化遗产空间”中
1 贾宝平:周旋于盘子和龙王庙间的柳林人
2 关于“空间的视角”与“文化空间”
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启示下的“文化遗产空间”**章 研究者的声音:“盘子会”引发的“文化遗产的后现代多声部民族志”
引言
**节 从“看景”到“歇下”:田野的进入
1 “在呀歇着?”:居所的焦虑
2 像个柳林人一样地“歇下”:“主位”的当地生活
第二节 后现代视角下“文化遗产”的多声部民族志
1 从《写文化》开始
2 关于“后现代主义”
3 人类学的转向与后现代多声部民族志
4 后现代视角下的“文化遗产民族志”
第三节 从盘子会到龙王庙:并置在后现代视角下的“文化遗产空间”中
1 贾宝平:周旋于盘子和龙王庙间的柳林人
2 关于“空间的视角”与“文化空间”
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启示下的“文化遗产空间”
4 “文化遗产空间”中盘子会与龙王庙的并置
第四节 “话语”与文化遗产
1 “话语”:来自福柯的启示
2 文化遗产话语的历史化
3 异质性中多声部的文化遗产话语
第二章 从世界到中国到柳林:文化遗产话语的考古
**节 “世界非文物组织”:柳林人的文化遗产话语
第二节 国际“文化遗产话语”:一个后现代的产物
1 应对现代性——发端、战争年代到战后“世界遗产公约”的问世
2 后现代的挑战——对抗权威、反思“物质性”与“非遗公约”的诞生
3 迈向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整合”
第三节 从“文物”“民俗”到“文化遗产”:中国的文化遗产话语形成
1 “自外而内”与“从上至下”的走向
2 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
3 从民俗到文化遗产
第三章 嘈杂交响之地:柳林镇与柳林人
**节 柳林镇
1 清河水浇灌出的柳林——三镇的格局与历史
2 三条大街中的市镇变迁与地方生活
3 农民与市民——煤炭时代中的身份变换与流动
第二节 柳林人刘二娃的生活
1 山上山下两间房:居厢与营生
2 饭馆、龙王庙和盘子会——“人在社会上”
第四章 变迁洪流中的抑扬——被官方文本遗漏的历史之声
**节 龙王庙——不见经传的前世
1 龙王庙保护组
2 出人意料的“厚重”历史
3 遗漏于官方话语之外的浩劫——“龙王庙案”
4 世俗的侵占与“神”的回归
第二节 柳林盘子会——申报书以外的复杂变迁
1 “庙”?“棚棚”?“盘子”?——申报书与民间的解答
2 盘子和庙的互变纠缠:“移动的庙宇”与“生根的盘子”
3 压制、复兴、波折与发展——补全的生命史
第五章 反常之声:送不出去的盘子与龙王庙结局相反的两个“事月”
**节 打破“规矩”的杂音:两座送不出去的盘子
1 反常的连任
2 各自的难题
3 抛却烦恼的正日子——满城尽红火
4 *终解决的大问题——一波三折的移交
第二节 出乎预料的强音——龙王庙二月十九观音会
1 一年一度的“事月”——观音会与人口戏
2 “上门收礼”——起“人口份子”
3 正日子——许愿、还灯、看戏、度锁锁
第三节 声势突降的哑音——龙王庙开光
1 筹备——不凑巧的年景
2 散帖——不顺遂的开场
3 阴雨中的开光
4 失败的议论和贾宝平的烦恼
第六章 纠首刘二娃的盘子会:日常生活的嘈杂人声
**节 初一到十五:家庭到社会
1 走罢亲戚动弹开
2 正月初八收份子
第二节 搭盘子与酒桌上的蓝图
1 正月十二:拉家当、搭盘子
2 盘子上的晚饭:关于换届的商议
3 正月十三:接班话题的延续与二娃的主人家史
第三节 正日子和接班问题的发酵
1 正月十四:为神神采购、供敬与出盘
2 *后的“钉子户”与晚饭上的交心谈心
3 二轻局盘子的红火之夜
4 正月十五:新主人家的露面
第四节 收场与散伙饭
1 出榜与请成永平上山吃饭
2 拆盘收场
3 散伙饭上的群情与憧憬
第七章 尾声:南山上的盘子和北山上的寺
结语 后现代语境中“文化遗产”的“多声部民族志”
附录 部分柳林方言口语词汇对照释义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信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宋奕,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专业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讲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享遗产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的人类学方法论以及博物馆研究。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两张图读懂两宋
¥23.2¥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清朝穿越指南
¥19.8¥45.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5¥38.0 -
人类酷刑简史
¥33.6¥59.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1¥35.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7.6¥39.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1.8¥68.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35.6¥78.0 -
中国近代史
¥21.1¥39.8 -
万历十五年
¥23.5¥25.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1.8¥68.0 -
韩鹏杰说:这才是江湖
¥16.3¥48.0 -
中国近代史
¥8.4¥20.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8.6¥58.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22.9¥45.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2.5¥29.8 -
康雍乾盛世中的君臣关系
¥14.3¥39.8 -
硬核原始人
¥19.5¥65.0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2.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