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1015739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1
- 出版时间:2016-11-01
- 条形码:9787010157399 ; 978-7-01-015739-9
本书特色
朱玲*的《中国古代小说修辞诗学论稿/六庵文库》在对广义修辞学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从修辞诗学层面展开对古代小说的研究。全书分为三部分:总论主要讨论广义修辞学的方法论问题,并结合中国传统修辞思维溯源,论证修辞诗学层面研究的合理性;上篇和下篇分别为古代话本小说和《红楼梦》文本修辞批评实践。和传统单纯重视修辞技巧的文本修辞研究不同,本书重在研究文本整体修辞设置:描述这些修辞设置,解释其文本功能、社会功能及文化动因,考察这些修辞设置如何表现和参与修辞表达者和接受者的精神建构。也和注重探讨形象、主题的文学批评有别,本书重在探讨“如何写”,并由此审视“为什么这样写”、“在什么语境中这样写”。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总论和上下篇。总论进行广义修辞学的理论阐发,涉及广义修辞学的交叉学科性质、研究的话语单位、方法和理论等问题;在阐释巴赫金“超语言学”的修辞观基础上审视广义修辞观;阐释古代修辞学理论以说明修辞理论源头的“广义性”,为后文的古代小说修辞诗学研究实践提供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依据。上篇专论话本小说的修辞诗学问题,兼涉志人、志怪、传奇,挖掘并解释小说文体历时流变过程中修辞策略和话语方式如何成为推动文本叙述的能量。下篇分析《红楼梦》的一组对立修辞设计及其文化成因,也论及该书不同于其他小说的人物出场方式及其文本功能。本书附录可与正文进行互文性阅读。书中的分析,既有对文学史和文化史的宏观把握,也有对修辞细节的独到观察,学术面貌均与巴赫金批评的囿于“书房技巧”的研究拉开了距离,可为修辞学研究介入原创性文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目录
作者简介
朱玲,1951年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语言学博士点(自主设置)、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文学语言学、修辞学等。独著、合著8种,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首届“安徽文学奖”理论奖、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