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苍耳消失或重现

苍耳消失或重现

1星价 ¥34.4 (7.6折)
2星价¥34.4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3432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8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300234328 ; 978-7-300-23432-8

本书特色

  《苍耳:消失或重现》一书以大自然中贴地粘贴地生长的卑贱野草为叙述对象,以独特的感悟和诗意的语言,从草的自身特点、生活用途、文化价值、哲学意味、宗教意义到与人、社会的现实关系为背景,对水烛、苍耳、看麦娘、灯笼草、婆婆纳、慈姑等20多种杂草的多重解读和诗意书写,试图颠覆人类对野草的认知与批判,还原野草的本来面目,期冀人类从野草身上获得自我的反刍与诡异。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野草的文化史、人与自然的博弈史。万物有灵。在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中,这本书给出了人类如何从野草身上,获得大地的美学、自然生态之道和自我的拯救与救赎。

内容简介

“一株植物就是人类的一盏灯,一站充满神秘与未知的灯,我们都是在这些光亮里存活……”
  《苍耳》中讲述了24种常见的野生植物的故事,但这并不是一本普通的江南风物志,它将草与人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让我们看到来源自远古,又恒久存在的生命的力量,是如何在人与大地之间存在并蔓延的。
  ——策划编辑周莹
  以冷峻的笔触与悲悯情怀,参悟植物魂灵
  一部野草与大地、大地与人类关系的另类解读之作
  第七届老舍散文奖、首届大观文学奖获奖作品
  雷达、杨晓升、夏坚勇联袂推荐

目录

水烛:照彻苍茫的生灵者
打碗碗花:咒语里的瓷式生活
鸭舌草:勿忘初心的漫溯者
蛇莓:隐秘草丛的魑魅之影
水芹:栖居家园的守望者
水绵:水域深处的温暖
红蓼:刮骨疗伤般的妖与艳
萍:无边行走的飘零客
慈姑:水天堂里的救赎者
芦苇:河岸边的野蛮生长
婆婆丁:大地上的异乡者
刺儿菜:苟活尘世的疼与痛
婆婆纳:诗意的蓝色妖姬
灯笼草:原野上的红姑娘水烛:照彻苍茫的生灵者
打碗碗花:咒语里的瓷式生活
鸭舌草:勿忘初心的漫溯者
蛇莓:隐秘草丛的魑魅之影
水芹:栖居家园的守望者
水绵:水域深处的温暖
红蓼:刮骨疗伤般的妖与艳
萍:无边行走的飘零客
慈姑:水天堂里的救赎者
芦苇:河岸边的野蛮生长
婆婆丁:大地上的异乡者
刺儿菜:苟活尘世的疼与痛
婆婆纳:诗意的蓝色妖姬
灯笼草:原野上的红姑娘
问荆:把肉身交给植物
益母草:旷野里的脐血之亲
车前草:重轭下的马蹄声
灰灰菜:低到尘埃的黑白面孔
苘麻:被捆绑的生活或卑微
苍耳:消失或重现
看麦娘:比邻麦田的守望者
艾草:庇佑民间的菩萨
飞蓬:身不由己的旅行者
白茅:被遮蔽的铿锵燃烧
信息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大地盛宴:低处的风景
  ——解读杜怀超散文集《苍耳:消失或重现》
  思不群|文 大地盛宴:低处的风景
  ——解读杜怀超散文集《苍耳:消失或重现》
  思不群|文
  当1989年诗人海子自杀后,许多人宣称中国农耕文学也随之终结。但是时至今日,中国的农耕时代也许过去了,但农耕文化、乡村记忆却仍顽强地活在当代文学中。从本质上来说,农耕文明、乡村文学是人类的童年记忆的回响和返照,是人类文明之根。如果回顾一下,不难发现在百年现当代文学中,乡村文学总在不经意间回归人们的视野。从作家鲁迅、周作人等,到沈从文、废名,到八十年代的贾平凹,九十年代的刘亮程,可以发现乡村文学之根始终未断。杜怀超的乡村散文可以说是这一文学传统的延续。但是杜怀超的写作与他的前辈有所不同。在鲁迅那里,乡村只是个很虚的背景,一种渲染与烘托。而对于沈从文来说,乡村是一种格调与色彩,而且是带有想像空间中的格调与色彩。刘亮程虽然写的是乡村中具体的人与事,但却完全是在说着自己的故事,是经验的独语,那是“一个人的村庄”,他也写驴写狗写马,但是仔细一看,这些都似乎长着人的面孔。杜怀超则进一步把对乡村的书写推进到物的层面,深入到乡村的细节与根部。他曾经对乡村农具细细抚摸,在本书中他打量的则是那些野花野草,对这些大地的皮肤,杜怀超给予了少有的关注,他深入乡村的根系和岁月的深处,写出了对它们的疼惜与尊敬,写出了大地上众生万物的秘相。
  一、乡关何处
  野草是低调的。他所写到的这些野草,水烛、苍耳、灯笼草、婆婆纳,无一不是生长在低处,“世间,没有哪一种事物如草般,低到尘埃,低到泥土的低处,低到生命的低处。”(本书《问荆:把肉身交给植物》)。在田坎下、河岸边、荒野里,在那些不为人注目的边缘地带,它们就像田畴阡陌的饰带与花边,兀自开了,又兀自落了,“花开花落两由之”。也许阳光照耀,也许风雨吹折,它们只是“以一种寂寥、孤独和冷落的状态,潜滋暗长”(《水烛:照彻苍茫的生灵者》)。它们低调、谦逊,“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它们自觉地远离庄稼,远离村庄的中心,在角落里演绎着低处的风景。但是杜怀超熟悉它们,走近它们,并记住了一个个生动的名字。他知道灯笼草学名叫酸浆,皇宫里称为挂金灯,官宦人家称之为王母珠、洛神珠,而乡村百姓则亲切地呼唤它的俗名灯笼草。“俗名是事物的乳名或小名,它们是祖先的、民间的、土著的、亲情的。……它们既体现事物自身的原始形象或某种特性,又流露出一地民众对故土百物的亲昵之意与随意心理。”[1]俗即熟,因为太熟悉了,太亲近了,所以呼唤的是俗名,就像父母呼唤儿女的小名一样。
  沐浴着同一分阳光与雨露,同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上生存繁衍,野草已经成为农人的象征与隐喻。他们都是把根扎在土里,向上生长,又时刻依恋着大地。一生与土地打交道的农人们,木讷少言,不擅辞令,只知双手在土里用力,把土地翻了一遍又一遍,寻找口粮和明天,打发白天与黑夜。写这些草,就是写记忆中憨厚淳朴的乡亲父老,就是写千百万在土里刨食的中国农民,其中有回忆,有怀想,有不能割舍的血脉,有浓浓的乡愁。这也是当杜怀超写到它们时字里行间包含深情的原因。
  这些野草,仿佛是一个入口,打开走进去就是一部乡村生活的历史笔记:打碗碗花是饥饿年代里村民们眼中坚韧的那根救命稻草,蛇莓记录着一个乡村年轻尼姑无端殒命的悲剧,而红蓼则在作者童年记忆中与母亲的身影浑化在一起……这些与乡村、与农人们共生共长的野草,时刻“在黑暗中注视着生活”,随时准备走进农人的一日三餐,或者为他们遮风蔽雨、御寒去病。《百年孤独》中神秘的吉普赛人墨尔基阿德斯在表演了磁铁的魔力之后,对老布恩地亚说:“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在农人眼里,野草的灵性无需唤醒,因为当他们把根向下扎,在大地之下,天然就是相通的。时间是一瓶合成剂,将生活、劳作、苦乐与这些野草、物什一起,合成了往昔又喜又悲的生活:那是童年有一在草地中奔跑之后沉沉睡去,那是劳作之后掐一段青草在嘴里享受劳作之后的平静与满足,那是在饥荒之年紧紧抱着一捆芦苇平静内心的无奈与忍耐……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这一个个日子又推窗而入,魂牵梦绕,让我们感慨,让我们怀想。而一株株野草,仿佛一个个路标,默默地立在道路两旁,指引我们做一次精神的返乡之旅。而在千里外的天空下,故乡已经物是人非。故乡沦陷,家园毁弃,童年飘远,我们这些没有故乡的人,只能随着杜怀超的文章,一次次在梦中追寻那些模糊又清晰、酸楚又甜蜜的往事乡愁。
  二、野草列传
  历史上司马迁首创“列传”,“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使一个个英才俊士的名字在千年之后仍熠熠发光。杜怀超的这本散文集可说是一部“野草列传”,他以崭新的眼光重新打量这些不起眼的野草野花,感受它们从泥土与朴素之中发射的光芒。草木有本心,这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心灵的发现,杜怀超以庄稼一样的谦逊与柔情低下身子,贴近大地,从日常生活出发,去提炼野草的本质,挖掘性情,勾沉历史,向我们呈现了每一种野草的不凡与丰满。
  每一种野草都有着独特的丰神与面目。“当呈现在你面前,如果整个大片大片的芦苇,是天地间千万架弹奏秋风的大提琴,”(《芦苇:河岸边的野蛮生长》)这是高迈、挺拔、俊秀的芦苇,当它随风摆动,它唱出的正是大地深处的歌谣。而红蓼则是另一种面目。“游龙初见不识。逢夏秋,常见一丛丛野草从地里冒出,蓬勃旺盛,卧地舒枝,扶风扬穗,渐渐由青枝绿叶,继而红花怒放。穗状花序,玫瑰粉红之色,远观红艳一片,一束束擎向苍穹的火炬。”而霜后“她手臂般的枝节,黄褐色,瘦弱充满全身,然骨节处,却万般坚韧与铮铮。越是水瘦,就越是显露出其精神来。”(《红蓼:刮骨疗伤般的妖与艳》)这份顺境时的明媚与乐观、逆境时的坚韧与骨性,弥足珍贵。而慈姑则以柔软之身、以慈心佛性喂养了一个又一个村庄的饥荒之年。
  在与野草的对照之下,杜怀超发现了人心不古,发现了我们离自然的怀抱越来越远,而我们竟不自知,反而在自我放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沾沾自喜。灯红酒绿迷惑了心性,财富追逐游戏仿佛饮鸩止渴,在人前高谈阔论,而在夜深人静时那迷失的自我迟迟回不到身体的正位。即使是千百年来灵魂栖息的村庄,也面目全非,“庄稼坍塌,河流消失,树木隐藏,村庄老去。空荡荡的村子,空荡荡的旷野,空荡荡的日子。”(《灯笼草:原野上的红姑娘》)空荡荡的还有人心,财富与欲望不断填进去,但却始终填不满这空虚。海子曾经在长诗《土地》中写道:“土地死去了/用欲望能代替他吗?”欲望只会产生欲望,它把一切都变成欲望。那如同狂饮海水,海水源源不尽,而干渴却仍然无休无止。欲望像夏日的雨云越积越厚,慢慢遮蔽了心灵的田亩。
  正是基于这一发现,杜怀超向我们发出了向野草学习、回到自然的怀抱的呼唤。“在现代文明和科技发展的另一面,我们是否感到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逐渐远离、倒退甚至直到坍塌,即神性消退,自然远去?我们是否还需要保存着与万物交互的慈悲,向往着和宇宙保持原始的亲密,以谦卑而的目光注视着生活、世界?”(《慈姑:水天堂里的救赎者》)无论人类从丛林里走出有多久,也无论我们在平原和城市将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序,我们都不应忘记自己的来路,在自然面前保持一份谦逊与敬畏。“一株植物就是人类的一盏灯,一盏充满神秘与未知的灯,我们都是在这些光亮里存活,保护呵护,保护尊重,保持敬畏,这才是我们人类应该有的姿态。”(《打碗碗花:咒语里的瓷式生活》)从大地母体挣脱出来以后,人类的脚步向着现代社会迈进。而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的分裂与异化,失去家园的惶惑与不安,现代化的城市所映照出的荒凉感在每个人心里弥漫,只有“靠近大地,靠近大地上生长的草们,寻觅、倾听甚至膜拜这些卑微的草丛,会使我(们)获得难得的安静与沉稳。”(《艾草:庇佑民间的菩萨》)
  不难看出,杜怀超铺叙野草列传,不仅仅是为野草正名,为乡愁招魂,他还想像沈从文努力构建一种健全优美的人性一样,从这些“泼皮”又谦逊的野草身上,找到一种异乎时代的品质,寻得一种健康、朴素、骨性的生命力,作为当前人类命运的镜鉴与参考。“在这些水烛编织品面前,我们找到了一种久已消失的光亮,与古人简朴生活的心灵互应、对接。正是水烛编织品,让我们复杂、浮华、虚化和迷乱的生活里有了本真的镜像,有了与日月星辰同在的草木本色。”(《水烛:照彻苍茫的生灵者》)这种寻找,是一种自我救赎。真诚如杜怀超者,对世事万象、内心生活又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他受不了“心内总有荒芜之感,苍凉之感和迷惘之感”,冀望这些柔弱又坚韧的野草能与自己相互搀扶,走出这内心荒芜的寒武纪。
  三、土地道德
  野草低到尘埃,而有时杜怀超却以更低的姿态,把野草放置在头顶之上。他站在野草中间,从野草内部发言,他的语调中充满了平等与尊严的因子。“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站在大地上,草与人,都是大地的苍生。一样的泥土,一样的高度!”(《问荆:把肉身交给植物》)他竭力纠正以人的眼光来衡量一切的视角偏差,一视同仁地把大地之上所有的生命看作一个命运共同体,“丰收不仅仅是人的,也是万物的。”[2]这与美国享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的“土地道德”理念正相一致。奥尔多·利奥波德被称作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他同时又是一个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他的一生几乎都与森林、荒野以及野生动物联系在一起。他在对自然的长期观察和生态保护实践基础上,写出了一本薄薄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沙乡的沉思》,被后人称为“绿色圣经”。奥尔多·利奥波德认为“道德”不仅仅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应触及人与土地的关系。他说:“土地道德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3]而奥尔多·利奥波德作为一名彻底的环保主义者,他将生命也献给了土地,在赶赴帮助邻居扑灭农场大火的途中,不幸因心脏病猝发逝世。
  “土地道德”的根本思想是将人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角色中解卸出来,融入万事万物之中,看清人只是大地上亿万尘埃中之一粒这一事实,从而抛弃暴戾、乖谬、执念,回到任性自然的大道上来。必须破除人是世界的主宰这一妄念,其实主宰世界的从来就不是人,而是爱与美,是自然之道。我想杜怀超在决意为这些野草“列传”、为乡愁招魂之时,他的内心里一定回荡着老子的智慧真言。两千多年前,这位中国先哲也正是目睹了人心欲望的膨胀和肆虏之后,沉痛地告诫人们要“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并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至纯真理。
  站在这平等尊重的新地平线上,杜怀超在写作时不时会掉换视角来审视人类自身,从而获得了对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全新理解。他在《打碗碗花:咒语里的瓷式生活》中写道:“曾经我写到看麦娘时,有专家和读者就对我质疑,对看麦娘意象营造的谬误,其思想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质疑焦点即是看麦娘是一种有害野草,会夺取麦子的养分。实际上,哪一种植物的生长不要吸引来自大地的养分?这是植物的生存权利。”以人为中心的成见常常使我们导向唯一的答案,传统固执胶着的思维框架一旦被拆除,许多问题随即释然。“人类审视植物、动物,称之为动植物,反之,动植物审视人类,说不定也称呼人类为能说话的怪物。”(《红蓼:刮骨疗伤般的妖与艳》)视角的转换,权力的转手,随即呈现的结果也许是我们人类所不曾想象的,但它本应是这大地之上的应有风景,是彼此对待的应有之义。“大地上的植物正是人在泥土中的倒影。”(《飞蓬:身不由己的旅行者》)而今,我们已经将大地的镜子毁损,而自身的面目也早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一些欲望的喧叫和无处归依的呼号。
  杜怀超曾谈到他写作野草系列散文时的困惑,他说这些文章是否会有将野草和传统乡村文明美化之嫌。一个在自我怀疑之中不断推进写作的作家是难能可贵的,他的文字和书写必然是节制的,谦卑的,他有自己的尺度。其实我认为,所谓写作,就必然是美化,必然是极端化,作家不仅是以所见所闻来呈现写作对象,他还用自己的梦温柔地将它包裹起来,并用独特的情感之笔来涂抹它,所呈现出来的面目,估计连作家自身都认不出来。就像沈从文倾力建筑的希腊小庙,它并不在湘西和乡村,也不在中国,它就在沈从文的心中。这些野草也一样,它们应杜怀超的心灵之召唤,在他的笔下成长而美丽,在他的心里蓬勃而摇曳。不过,从写作方式上来说,《苍耳:消失或重现》这本书也有它的值得商榷之处,那就是内部篇章之间的同质化倾向。书中的每一篇从语言到情感经验到思想立场都是相似的,在不同的篇章中读到的有些句子和段落有似曾相识之感,这提示了这种写作的一个隐忧,它在保证了整体风格的整一性的同时,也会有自我复制、自我重复的风险。
  从《一个人的农具》到《苍耳:消失或重现》,杜怀超带着一颗草木之心不断走向大地和乡村的血脉深处。在这个喧嚣和遗忘的时代,他的写作无疑是勇敢的,有点孤军深入的味道。当他将这些野草的身影一个个在时代的瞳孔上放大,安放在乡村地坛之上,那仿佛是一排排巨石阵,接引天光和地气,这低处的风景,却让我们久久仰望。
  ——作者系国内知名青年评论家信息

作者简介

杜怀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1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徐州市文联专业作家,小说、散文写作者,紫金山文学奖、老舍散文奖、孙犁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获得者,散文《一个人的农具》获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著有长篇系列散文《一个人的农具》《乡村物语》等多部。现居苏州。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