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死.拉锁卡住了
读者评分
5分

该死.拉锁卡住了

1星价 ¥20.9 (5.5折)
2星价¥20.9 定价¥38.0
商品评论(2条)
ztw***(二星用户)

有些关于医疗的文章读读挺好,拓宽一下视野。

2024-01-04 12:02:32
0 0
ztw***(三星用户)

被书名吸引,虽然内容和预想的有差距,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2022-07-19 10:25:0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5473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0
  • 出版时间:2016-11-01
  • 条形码:9787108054739 ; 978-7-108-05473-9

本书特色

医学在不断“进步”,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似乎应该充满乐观,但现实是:医学做得越多,社会批评越多,医学占据技术制高点,失去道德制高点,医疗花钱越多,信任越少;医学越发达,百姓对于健康越焦虑。作者意识到代社会普遍性的生死观、疾苦观、健康观、医疗观迷失,以及由此带来的医生妖魔化、医学污名化、医患关系恶质化,遂开始了医学人文的反思之旅。本书所评所述,都是有关生与死、疾与痛、性与育等医学、医院、医生的事理。

内容简介

《读书》人送给读书人的礼物
上世纪80年代,一套与《读书》杂志有关的白色小书,映入读书人的眼帘。其封面往往是几道简单的工笔,或是似明似暗的作者手迹,却精致可人,书卷气十足,从此在图书市场和读书人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它就是三联书店的“读书文丛”,日后被誉为“读书人写的书,写给读书人看的书,读书人做的书”。
在这个评价中,可谓作者、读者、编者,“三位一体”。看看这些名字:黄裳、董桥、吕叔湘、丁聪、董鼎山、柯灵、王佐良、王蒙、陈乐民、张隆溪、赵一凡……策划与设计:叶雨(范用)。如此强大的编著阵容,难怪这套书会一直记挂在读者的心里。
进入到90年代,“读书文丛”又有了新的发展。宁成春先生设计的小书,封面主打色块与线条元素,开本虽然还是32开,但不再瘦长,与封面元素搭配后,更显扎实稳重。作者队伍也发生了变化,除于光远、许渊冲、何兆武、唐振常等先生外,当时的中生代学者更是占据了丛书的主流,如周振鹤、厉以宁、刘小枫、陆建德、罗志田、葛剑雄、高希钧等,皆是一时翘楚。选题结构延伸到历史地理、经济学、宗教学等,其实也暗含了当时一些潜在的思想变化。
在三联书店的选题结构中,既不同于传播西方学术理论、文化生活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和“文化生活译丛”,也不同于启迪新知、趣味阅读的“新知文库”,“读书文丛”立足本土,在与《读书》杂志充分互动的前提下,强调学养与才情兼备,努力打造原创著述中的文化精品。单独一本书,可能未必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这些书放在一起,就像著名的“读书服务日”一样,圆桌雅集、众声喧哗,更由于超越了具体专业的界限,而体现其人文精神与现实关怀,即使深刻,也不失感性与生动。
当然,这样一套过于追求内容品质的丛书,在日后市场化的浪潮中难免有所沉寂。但在图书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包装也日见繁复的今天,显得格外令人怀念。十年前,三联书店另有一套大开本的“读书书系”,做出了延续的尝试;今天,“读书文丛”再度正式起航。在年内推出新版五种,分别是:江弱水《湖上吹水录》、汤双《三汤对话》、李庆西《老读三国》、王一方《该死,拉锁卡住了》、卢冶《倒视镜》。
江弱水是《读书》的老作者,文笔细腻,见识通达,他谈中外文学,一直有一批“粉丝”在追看;汤双是汤一介先生的公子,他们祖孙三代曾在《读书》开展关于“科学与人文”的对话,再加上汤双其他科普文章,既是科学人文的小品,也是对汤一介先生的某种纪念;李庆西重读《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在历史与文学、政治与权谋中串连叙事,构成新的文本解释;王一方从事医学哲学研究,探讨医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人文关怀何在,关注社会的生死观、疾苦观、健康观、医疗观,希望在普遍焦躁焦虑的氛围中引入一些哲学的智慧与思想启迪;卢冶是近年来活跃文坛的才女,文笔清新,对日本文学、电影、文化生活有细腻的体察与理解,在《读书》这两年异军突起后,备受关注。《读书》人送给读书人的礼物 上世纪80年代,一套与《读书》杂志有关的白色小书,映入读书人的眼帘。其封面往往是几道简单的工笔,或是似明似暗的作者手迹,却精致可人,书卷气十足,从此在图书市场和读书人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它就是三联书店的“读书文丛”,日后被誉为“读书人写的书,写给读书人看的书,读书人做的书”。 在这个评价中,可谓作者、读者、编者,“三位一体”。看看这些名字:黄裳、董桥、吕叔湘、丁聪、董鼎山、柯灵、王佐良、王蒙、陈乐民、张隆溪、赵一凡……策划与设计:叶雨(范用)。如此强大的编著阵容,难怪这套书会一直记挂在读者的心里。 进入到90年代,“读书文丛”又有了新的发展。宁成春先生设计的小书,封面主打色块与线条元素,开本虽然还是32开,但不再瘦长,与封面元素搭配后,更显扎实稳重。作者队伍也发生了变化,除于光远、许渊冲、何兆武、唐振常等先生外,当时的中生代学者更是占据了丛书的主流,如周振鹤、厉以宁、刘小枫、陆建德、罗志田、葛剑雄、高希钧等,皆是一时翘楚。选题结构延伸到历史地理、经济学、宗教学等,其实也暗含了当时一些潜在的思想变化。 在三联书店的选题结构中,既不同于传播西方学术理论、文化生活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和“文化生活译丛”,也不同于启迪新知、趣味阅读的“新知文库”,“读书文丛”立足本土,在与《读书》杂志充分互动的前提下,强调学养与才情兼备,努力打造原创著述中的文化精品。单独一本书,可能未必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这些书放在一起,就像著名的“读书服务日”一样,圆桌雅集、众声喧哗,更由于超越了具体专业的界限,而体现其人文精神与现实关怀,即使深刻,也不失感性与生动。 当然,这样一套过于追求内容品质的丛书,在日后市场化的浪潮中难免有所沉寂。但在图书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包装也日见繁复的今天,显得格外令人怀念。十年前,三联书店另有一套大开本的“读书书系”,做出了延续的尝试;今天,“读书文丛”再度正式起航。在年内推出新版五种,分别是:江弱水《湖上吹水录》、汤双《三汤对话》、李庆西《老读三国》、王一方《该死,拉锁卡住了》、卢冶《倒视镜》。 江弱水是《读书》的老作者,文笔细腻,见识通达,他谈中外文学,一直有一批“粉丝”在追看;汤双是汤一介先生的公子,他们祖孙三代曾在《读书》开展关于“科学与人文”的对话,再加上汤双其他科普文章,既是科学人文的小品,也是对汤一介先生的某种纪念;李庆西重读《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在历史与文学、政治与权谋中串连叙事,构成新的文本解释;王一方从事医学哲学研究,探讨医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人文关怀何在,关注社会的生死观、疾苦观、健康观、医疗观,希望在普遍焦躁焦虑的氛围中引入一些哲学的智慧与思想启迪;卢冶是近年来活跃文坛的才女,文笔清新,对日本文学、电影、文化生活有细腻的体察与理解,在《读书》这两年异军突起后,备受关注。 我们相信,这样一套新版的“读书文丛”,会是新的传承与接续,会成为读书人喜爱的书籍。同时,我们还即将推出“读书文丛精选”七种,对过往丛书进行精心的遴选,以“纪念版”的形式问世,也是对老版丛书和前辈编辑的致敬。

相关资料

大科学、大药业的绚烂图景中遍布着荆棘,医学做得越多,社会批评越多,医学占据技术制高点,失去道德制高点,医疗花钱越多,信任越少,医学越发达,百姓对于健康越焦虑,高技术、高消费并没有阻挡衰老与死神的脚步,不确定性“魔咒”下的无效医疗(人财两空)不时激起百姓的愤怒,再加上当代社会普遍性的生死观、疾苦观、健康观、医疗观迷失,引发医生妖魔化、医学污名化、医患关系恶质化的困局,这何尝不是生命拉锁一次次被卡住的精神事故。 ——《小引:拉锁的隐喻》 在人们的思维定势里,科学进步必然会使医学更可爱,因为科学探索的半径扩大了,生命图景的认识更清晰了,技术手段与装备先进了,医疗干预(杀灭、重建、替代)的能力增强了,人们征服疾病、驾驭健康的本领更高超了,这都是事实,而且一点不假,但它只是医学演进的光明面,技术乐观主义者只看到了这一面。同样,科学进步也会使医学不可爱,这就是马克思说讲的“异化”,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不可爱(甚至可憎、可恨)的社会怪象、乱象很多,这是持民粹主义立场的媒体热衷于报道的。不过,现场报道无法揭示“不可爱”内在的根由(只有近距离观察,缺乏远距离思考)。我们需要思想史的洞悉与烛照。 ——《现代医学为何变得不可爱了?》 中国哲学家常常讲“生寄死归”,这既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又作为一个医学母题,无时不在纠缠着人们,视死如归在传统文化里是一种安宁的存在……然而,今天的技术打碎了传统的死亡文化,给予人们不断推迟甚至逃避死亡的理由(不知所终),于是,反抗(通过技术干预)死亡成为时髦。…… 临终时节,亲人绕膝,诉说衷肠,爱意融融,交代*后的遗言,了却*后的遗憾,解开*后的心结,放下*后的心事。技术时代,这种景象不再,无论多么高龄故亡都是“因病抢救无效”,这不是一句讣闻中的套话,而是一种社会意识。 ——《对话ICU:生死两茫茫》

作者简介

王一方,医学人文学者,资深编辑。现供职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讲授医学哲学(生死哲学、技术哲学及道德哲学)与医学思想史课程,对医学的现代性话题持续关注,著作有《医学是什么》《医学是科学吗》《中国人的病与药》《白色巨塔——荧屏中的疾苦、生死与救疗》,译作有《健康是什么》(合译)等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