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文字到影像-解码《大师和玛格丽特》

包邮从文字到影像-解码《大师和玛格丽特》

1星价 ¥21.0 (7.0折)
2星价¥21.0 定价¥3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958855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7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549588558 ; 978-7-5495-8855-8

本书特色

本书在梳理洛特曼艺术符号学基本理论和阐释洛特曼艺术模式化思想的基础上,对艺术文本的意义与符号结构的关系、艺术符号体系的本质特点和普遍规律做了一定的探索性研究,并以《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小说及改编的电影为例,对文学和影视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模式化分析,属于文化符号学视域内的文学与影视符号的跨界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小说文本和影视文本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不同类型的艺术文本之间符号的转换以及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尝试揭示两种符号间的互动和文本结构的关系,通过《大师和玛格丽特》这一个案的研究,解析不同艺术符号体系之间意义的转换、生成过程和由此带来的意义变化。
本书还准确地阐释了洛特曼的符号学基本理论,借此对艺术文本的普遍规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以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被翻拍成影视剧的成功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解析不同形式的艺术符号的转换过程和意义变化,对当下的翻拍、改编原创文本作品的形势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引言1 **章对洛特曼艺术模式化基本理论的分析7 **节模式与模式化9 第二节艺术模式化系统与现实的关系17 第三节艺术的模式化与认知19 第二章作为模式化符号系统的文学文本21 **节文学语言和自然语言23 第二节人类思维符号的两大基本类型和文学 文本25 第三节文学文本中两类符号的互动27 第四节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两类符号30 第五节“通感”——多种符号交互作用的表现32 第六节文学模式化符号系统中的辞象42 第三章作为模式化符号系统的电影51 **节电影艺术的综合性和电影符号体系的多相性56 第二节电影与文学文本在符号构成和编码解码过程中的差异 60 第三节电影文本的结构层次分析64 一、电影中两类基本符号的互动64 二、 电影文本的词汇——图像(рисунок)67 三、 图像的变形与涵义的丰富70 四、 电影的叙事71 五、 电影语言的构成与变化76 六、 电影镜头之象——艺术符号83 七、 电影中的蒙太奇92 八、电影的情节99 九、电影中的声音符号107 第四章从文学文本到影视文本111 **节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的思想与艺术113 第二节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的比较研究意义117 第三节从小说“语言叙事”到电影“像-语-音”的综合表述 121 一、关于《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第23章《撒旦的盛大舞会》121 二、影视文本——综合性的符号表现122 三、 玛格丽特的影视形象130 四、 话语功能与撒旦舞会的寓意135 五、声音符号在《撒旦的舞会》剧中的集中运用140 六、 像、语、音三位一体的综合149 第四节影视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塑造151 一、 小说中撒旦形象的创新151 二、 电视剧中撒旦形象的再创造155 三、 演员形象——艺术信息的载体167 四、 情节与对话——创造形象的重要手段171 第五节艺术家视角与小说“作者形象”的呼应172 一、 小说的作者形象172 二、 影视作品中的作者立场问题177 三、文学与影视作品的作者形象特点的比较182 结语185 参考文献18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1970年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博士,研究生院副院长。2003年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2015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符号学,俄罗斯艺术史,中俄艺术比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