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文的艺术传统

包邮古诗文的艺术传统

¥16.2 (2.4折) ?
1星价 ¥23.1
2星价¥23.1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54311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511543110 ; 978-7-5115-4311-0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角度,分析了秦汉文学到唐代文学发展过程的艺术传统和思想传统,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优秀篇章分析、文体变迁研究、作家个案研究、题材发展研究、艺术思潮研究。作者并不追求对“古诗文的艺术传统”进行理论性的、总结性的、宏观性的回答,而是尝试多角度、多方位、长线索地切入汉唐文学,在具体研究中切开某种题材、文体的历史横断面,分析其艺术传统的内在变迁,在将问题进行具体化处理的过程中,有限度地展开理论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角度,分析了秦汉文学到唐代文学发展过程的艺术传统和思想传统,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优秀篇章分析、文体变迁研究、作家个案研究、题材发展研究、艺术思潮研究。作者并不追求对“古诗文的艺术传统”进行理论性的、总结性的、宏观性的回答,而是尝试多角度、多方位、长线索地切入汉唐文学,在具体研究中切开某种题材、文体的历史横断面,分析其艺术传统的内在变迁,在将问题进行具体化处理的过程中,有限度地展开理论思考。

目录

王道的可能性及其言说的逻辑——读《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论汉乐府诗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论先秦两汉文学中的思古传统——咏史与怀古主题溯源

贾谧与“二十四友”的是非
诗歌写作:一种文化的标记——论陆机五言诗写作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读江淹《别赋》
北朝后期诗歌创作心理的本土认同
庾信诗歌创作与《左传》

初盛唐之际七言律诗的嬗变
杜甫与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之难

杨巨源的诗歌创作
杨巨源生平事迹杂考
杨巨源诗集小考

《长恨歌》与李杨故事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 俊 男,1976年生,陕西临潼人。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文化基础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研究,出版过《初盛唐时期的盛世理想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专著,并在《文学遗产》《国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