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

1星价 ¥61.6 (7.0折)
2星价¥61.6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8763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3
  • 出版时间:2016-08-01
  • 条形码:9787516187630 ; 978-7-5161-8763-0

本书特色

   王立胜、裴长洪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题组承担并完成。******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经济学部、马研院处室级以上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培训班”,本书收录的论文即该培训班上的交流成果。

内容简介

该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题组承担并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经济学部、马研院处室级以上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培训班”,本书收录的论文即该培训班上的交流成果。

目录

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真理,是工人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指南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没有过时,它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仍然是我们今天观察和解决问题的*锐利的思想武器三 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构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四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工作和经济研究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研究纲要一 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二 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的基本品格:实践与创新三 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四 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借鉴和扬弃 社会主义劳动力再生产及劳动价值创造与分享——理论、证据与政策一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与中国实践总结二 信息时代的劳动生产理论三 劳动力再生产与知识消费四 劳动创造价值与分配的权利五 知识部门的创新发展与管理体制改革 马克思价值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一 马克思价值规律的公理化重述二 马克思价值规律的进一步解析:适用条件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历程回顾四 马克思价值规律对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一 指导理念的提出与分析二 现状的分析三 共享和国家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社会保障体制 对政治经济学三个核心命题的重新解读——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为基础一 引论二 从MEGA1到MEGA2的艰辛历程三 哲学语境中的新历史观四 通向分配正义的科学价值理论五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六 结束语 资本-帝国主义理论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一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经济史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二 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理论及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三 习总书记讲话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把握三个方面的特点:**,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第二,体现原创性、时代性,第三,体现系统性、专业性 重新理解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经济周期思想一 导言二 资本积累的刀刃性质三 资本周转的时间结构不一致四 结束语 论《资本论》的经济危机理论体系——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危机应对方法一 生产过程理论体系二 流通过程理论体系三 总过程理论体系四 经济危机应对方法探讨 社会主义本质中的价值取向与工具取向一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二 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经典作家的论述一脉相承三 发展地看待社会主义本质论四 厘清几点认识 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发展与改革一 引言二 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渊源三 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四 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五 结束语:探索公有制经济处于适度比重的发展之路 从收入与财富分配看《资本论》和《21世纪资本论》一 引言二 《2l世纪资本论》的主要内容三 《21世纪资本论》的主要贡献和面临的批评四 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主义公平观和收入分配原则浅探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平等和正义二 如何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 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和分配思想四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对收人分配理论的探索五 既要立足中国也要放眼世界六 关于形成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城市化与效率改进路径分析一 引言二 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转换与新常态的经济特征三 城市化与增长动力因素转换四 增长机制与效率模式重构:供给侧改革的理论逻辑五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社会治理与事业单位改革一 转型期的社会治理新要求二 马克思的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理论三 中国的社会组织发展四 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特征五 去行政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再论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一 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回顾二 中国经济史学科的特点三 中国经济史学科亟须解决的一些问题四 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适逢其时五 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设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资本论》中文著译与出版为中心一 《资本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二 20世纪30年代《资本论》中译本概述三 结束语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问题一 以动态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二 对“中国特色”的中华文明基因之挖掘和理论化问题三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四 所有制度结构问题五 中国式经济治理问题六 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逻辑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破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化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开拓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集成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立胜,男,汉族,1963年1月生,山东省莒南县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法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