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708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98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010170831 ; 978-7-01-017083-1
本书特色
邵明编写的《文化心理与中国社会主体意识》探 讨中国社会主体意识与文化深层的“自主一依附”心 理结构之间内在的和历史的关联,以揭示中国社会主 体意识在传统时代难以成熟、无法自主地把握自己生 活的文化心理根源。
本书认为,这种依附心理源自个体主体意识的成 长历程,是一个人在学习和社会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心理倾向。而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化中,这种社会依 附心理则早至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即已形成,并成为 阻碍中国社会主体意识发展和成熟的重要原因。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中国社会主体意识与文化深层的“自主—依附”心理结构之间内在的和历史的关联, 结合了中国哲学、历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成果和方法, 从多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体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早期状况进行了严谨细致地分析, 以力图更好地理解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文化
目录
**章 文化反省与主体意识**节 观念冲突和文化批判第二节 个体意识的觉醒第三节 对权威理念的沉迷第四节 文化反省与主体意识
第二章 论个体的主体意识**节 人的主体意识及其经验性质第二节 个体的主体意识及其发展
第三章 社会主体意识与中国文化的发端**节 论社会主体意识第二节 陶器时代:自我意识的灵光初现第三节 《诗经》:主体意识的心灵呼唤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体意识的萌芽
第四章 宗教意识:早期中国社会的意义之源**节 统治意识的出现第二节 替代意识:“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三节 社会权力结构与中国社会的主体意识
第五章 德性观念与统治意识的重建**节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第二节 重建统治意识的社会政治背景第三节 德性观念:新的意义之源
第六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冲动的美国
¥44.2¥69.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4¥26.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
¥17.1¥59.8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民主
¥5.9¥18.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46.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