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力与权利-共置和构建

权力与权利-共置和构建

1星价 ¥24.5 (7.0折)
2星价¥24.5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508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2页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010150871 ; 978-7-01-015087-1

本书特色

段凡编写的《权力与权利--共置和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历史考察和文献研究等方法,以权力与权利的学理分析为视角,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权力与权利共置和构建的历史进程为脉络,对权力(公权力)与权利(私权利)这两个政治和法律领域的基本概念给予阐释,探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如何实现权力与权利二者共置关系之新的构建逻辑。
作者指出,将公权力纳入法治的轨道,既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建立运行的必然结果,也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趋势。将私权利的保障实行法治化,既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结果,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必然趋势。无论是权力的运行,还是权利的保障,二者均离不开法治。全面依法治国,是呈现规制下的公权力与私权利之必然。正如*所说,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本书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全民法治观念的树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干部为对象的理论著作。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应用历史考察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权力和权利的学理分析为视角,以新中国权力与权利共置和构建的历史进程为脉络,对权力(公权力)和权利(私权利)这两个人们耳熟能详但往往分辨不清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作者的研究,对于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正确树立法治思维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具有理论价值。

目录

**章 权力与权利的学理分析**节 权力应该是公权力一、权力的概念二、权力的形态三、权力的属性四、权力的本质是公权力第二节 权利是一种私权利一、权利的概念二、权利的属性三、权利的类型四、权利的本质是私权利 第二章 公权力与私权利短暂平衡的历史考察**节 新中国国家政权的建构一、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建立二、国家政权的确立:公权力的新起三、制宪:公权力的*终确立第二节 私权利的短暂尊重与保护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私权利短暂尊重与保护的历史背景二、私权利短暂尊重与保护的现实表现第三节 过渡与改造一、起因二、私权利的消退三、历史意蕴:从政治革命走向社会革命 第三章 公权力的畸形崛起与私权利空间的萎缩**节 权力过分集中政治体制的确立一、体制的起始二、体制的成因三、体制运行的基本方式四、体制的终结第二节 新中国公有制的全面建构与私有制的绝迹一、所有制的起源和本质二、公有制理论在苏俄及苏联的实践三、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新中国的全面建构四、体制下的公有制成因及反思第三节 私权利的消弭与公权力的独行一、体制下公权力组织的特立独行二、体制下私权利的消弭 第四章 私权利的人性成长与公权力的理性退让**节 商品经济催生私权利的萌芽一、历史的回声:解放思想与商品经济二、迷途知返:商品经济在新中国的重新出现三、商品经济与私权利的关系第二节 公权力的退让与私权利的成长一、化茧成蝶:解放思想与政治体制改革二、政治体制改革与公权力的退让三、私权利的成长 第五章 历史的结语与现实的照映:公权力与私权利共置空间的生成**节 体制的深化与产权制度的崛起一、意识形态与经济模式的兼容二、共性与个性:中国模式的探索三、恒产者恒心:私权利的确认第二节 转变的方略与文明的政治一、体制与法治二、政治与法治三、党的领导:规制下的公权力与私权利之可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段凡,男,湖北咸宁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