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1星价 ¥29.3 (6.5折)
2星价¥29.3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24945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29
  • 出版时间:2016-08-01
  • 条形码:9787561249451 ; 978-7-5612-4945-1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探讨了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工程技术问题, 即研制适用于爆恐袭击下重要建筑物或战时人防工程防护的移动装配式防爆墙 ; 二是科学问题, 即防爆墙研制过程中的深层次抗爆辣杓评砺垩芯俊?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防爆墙的功能分析
2.3 “防”——空气冲击波
2.4 “护”——墙的阻波效应和削波效应
2.5 空气冲击波对结构物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2.6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概念设计
2.7 设计基础及其可靠性
2.8 小结

第3章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刚性阻爆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防爆墙的整体优化设计
3.3 防爆墙的稳定结构设计
3.4 防爆墙装配元件的职能分析及设计雏形
3.5 小结

第4章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柔性吸能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测试技术及吸能指标
4.3 多孑L材料
4.4 吸能材料与薄壁金属管的组合结构
4.5 层式结构的应用规律
4.6 柔性吸能机制的建立
4.7 小结

第5章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集成设计研究
5.1 引言
5.2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层次防护设计
5.3 防爆结构的弹塑性设计体系
5.4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钢骨结构设计
5.5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吸能层设计
5.6 防爆墙与地面的连接设计
5.7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设计效果图
5.8 设计的防爆墙的抗力
5.9 小结

第6章 爆炸冲击波下防爆墙的动力响应特性
6.1 引言
6.2 基于悬臂梁连续模型的防爆墙的动力响应特性
6.3 基于单自由度体系的防爆墙的动力响应特性
6.4 防爆墙的动力响应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应用技术及效费评估
7.1 引言
7.2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组装关键技术
7.3 特殊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7.4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实体现场爆炸测试
7.5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效费评估
7.6 小结

第8章 本书的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移动装配式防爆墙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工程安全防护理论与技术系列》:  2.吸能层  吸能层设置的目的是吸收空气冲击波带来的爆炸能量,其实现的途径是轴向压缩,将爆炸能量转换成塑性变形能。吸能层是由吸能小单元组合堆砌而成的,前面板将空气冲击波荷载传到吸能层,吸能层在自身发生塑性变形、耗散能量的同时,将透射的能量向骨架结构传递,减少骨架结构承受的荷载。  吸能层的宽度已知,长度由吸能小单元的高度决定。  3.骨架结构  骨架结构是防爆墙的结构核心部位,是主要的承力部分,其他构件受到的大部分的荷载将传力到该部位,是设计的关键点。  防爆墙的基本模型为高2.0m,宽1.5m的立方体,这是骨架结构的设计雏形。从稳定性要求、轻质和移动式的要求出发,将骨架结构设计为倒“T”形,即包括支撑框架(包括支撑面板及其外框架)、稳定底板等。支撑框架与稳定底板之间设计为刚性连接(即连接点视为刚性节点),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一是插销,二是螺栓。  支撑框架的作用是承受吸能层传递过来的透射能量,并将荷载通过其他途径传递到地面。支撑框架的高宽是确定,但所用面板的厚度是待定值,而且结合支撑框架的受力状况,必须采用刚度大、轻质高强的材料来制作。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