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909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3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516190944 ; 978-7-5161-9094-4
本书特色
周方冶、郭静、周石丹、唐慧、郭继光等著的这本《东亚五国政治发展的权力集团研究》从政治权力集团的视角出发,对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东亚五国政治转型的动力与路径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各国权力集团在政治舞台“同心圆”不同圈层的分布情况,本书将各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权力结构区分为单极自律、寡头自律、单极多元、无序多元、以及衡平多元等五种形态。通过对东亚五国的案例研究,本书指出,政治转型本质上是政治权力结构的调适与重构,其根本动力源于经济利益结构的调整改变,直接动力来自新旧权力集团的分化与对立,转型路径则取决于政治权力边界的制度建构。
内容简介
一是探讨东南亚国家的发展观及其对发展模式选择与发展成效的影响,这部分侧重对现有发展理论的批判;二是探讨东南亚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地区平衡发展问题,将围绕“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进行讨论;三是探讨东南亚国家宪政发展问题,比较不同的宪政发展模式。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时,将分析宗教文化的影响。
目录
**章 绪论
**节 政治权力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一 政治权力集团的基本概念
二 政治权力集团的常见类型
第二节 政治权力结构的同心圆模型
一 “核心—边缘”的同心圆模型
二 政治权力结构的基本形态
第三节 政治发展的动力与路径
一 根本动力:经济利益结构的调整改变
二 直接动力:新旧权力集团的利益冲突
三 路径选择:政治权力边界的制度建构
第二章 日本
**节 明治宪法背后的权力斗争
一 明治政府的绝对主义原则
二 自由民权运动的政治诉求
三 明治初年的政治权力博弈
四 明治宪法的政治集权体制
五 藩阀政治的单极自律形态
第二节 从政党政治到军阀政治的权力结构调整
一 新兴权力集团的政治崛起与权力诉求
二 政党政治时期的寡头自律形态
三 军阀政治时期的单极自律形态
第三节 “55年体制”兴衰的过程与原因
一 战后初期的体制改革与政治博弈
二 保守派政治主导地位的形成与发展
三 “55年体制”的寡头自律形态
四 自民党的变化与“55年体制”终结
第三章 韩国
**节 军人威权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军部精英主导下的威权统治
二 财阀与威权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财阀金权政治的崛起与扩张
一 民主化:军人集团的分裂和威权主义体制的解体
二 财阀与文人政府的关系
第三节 韩国民主化的问题及其课题
一 代理政治:从“充满活力的主体”变成“被动消极的支持者”
二 排挤劳工集团:“劳工”和“参与”的缺失
三 韩国民主化的课题:经济民主化
第四章 印度尼西亚
**节 印尼政治权力集团类型
一 民族主义集团
二 军人集团
三 伊斯兰集团
第二节 从威权政治到多党竞争的权力结构转型
一 从议会民主到有领导的民主
二 从威权政体到多元民主改革
三 民主化进程初见成效
第三节 民主改革中伊斯兰集团的崛起
一 伊斯兰集团政治地位的兴衰演变
二 伊斯兰集团的重新崛起
三 伊斯兰集团的未来发展前景
第四节 民主改革中印尼军队角色的重构
一 印尼军队干预政治的启端
二 印尼军队政治角色的巩固
三 民主改革中军政关系的变化
第五章 泰国
**节 泰国政坛的派系力量构成
一 王室—保皇派
二 军人集团
三 曼谷政商集团
四 城市中产阶级
五 地方豪强集团
六 新资本集团
第二节 泰国政商关系发展的过程、动力与前景
一 泰国政商关系的调整与转型
二 泰国政商关系的演化条件
三 泰国政商关系的演化前景
第三节 宪政多元化与权力边界重构
一 泰国宪政体制的多元化趋势
二 新旧政治力量的权力制度化诉求
三 宪法修正案的政治博弈
四 宪政体制的多元化前景
第六章 马来西亚
**节 马来西亚政治权力集团的演变
一 权力协商时代
二 权力霸权时代
三 权力制衡时代
第二节 马来西亚政治权力集团演变的原因
一 经济发展
二 巫统内部的分裂和斗争
三 根深蒂固的腐败
四 社会抗争
五 新媒体的崛起
第三节 马来西亚政治权力集团演变的前景
一 超越族群政治
二 政党轮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 政治权力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一 政治权力集团的基本概念
二 政治权力集团的常见类型
第二节 政治权力结构的同心圆模型
一 “核心—边缘”的同心圆模型
二 政治权力结构的基本形态
第三节 政治发展的动力与路径
一 根本动力:经济利益结构的调整改变
二 直接动力:新旧权力集团的利益冲突
三 路径选择:政治权力边界的制度建构
第二章 日本
**节 明治宪法背后的权力斗争
一 明治政府的绝对主义原则
二 自由民权运动的政治诉求
三 明治初年的政治权力博弈
四 明治宪法的政治集权体制
五 藩阀政治的单极自律形态
第二节 从政党政治到军阀政治的权力结构调整
一 新兴权力集团的政治崛起与权力诉求
二 政党政治时期的寡头自律形态
三 军阀政治时期的单极自律形态
第三节 “55年体制”兴衰的过程与原因
一 战后初期的体制改革与政治博弈
二 保守派政治主导地位的形成与发展
三 “55年体制”的寡头自律形态
四 自民党的变化与“55年体制”终结
第三章 韩国
**节 军人威权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军部精英主导下的威权统治
二 财阀与威权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财阀金权政治的崛起与扩张
一 民主化:军人集团的分裂和威权主义体制的解体
二 财阀与文人政府的关系
第三节 韩国民主化的问题及其课题
一 代理政治:从“充满活力的主体”变成“被动消极的支持者”
二 排挤劳工集团:“劳工”和“参与”的缺失
三 韩国民主化的课题:经济民主化
第四章 印度尼西亚
**节 印尼政治权力集团类型
一 民族主义集团
二 军人集团
三 伊斯兰集团
第二节 从威权政治到多党竞争的权力结构转型
一 从议会民主到有领导的民主
二 从威权政体到多元民主改革
三 民主化进程初见成效
第三节 民主改革中伊斯兰集团的崛起
一 伊斯兰集团政治地位的兴衰演变
二 伊斯兰集团的重新崛起
三 伊斯兰集团的未来发展前景
第四节 民主改革中印尼军队角色的重构
一 印尼军队干预政治的启端
二 印尼军队政治角色的巩固
三 民主改革中军政关系的变化
第五章 泰国
**节 泰国政坛的派系力量构成
一 王室—保皇派
二 军人集团
三 曼谷政商集团
四 城市中产阶级
五 地方豪强集团
六 新资本集团
第二节 泰国政商关系发展的过程、动力与前景
一 泰国政商关系的调整与转型
二 泰国政商关系的演化条件
三 泰国政商关系的演化前景
第三节 宪政多元化与权力边界重构
一 泰国宪政体制的多元化趋势
二 新旧政治力量的权力制度化诉求
三 宪法修正案的政治博弈
四 宪政体制的多元化前景
第六章 马来西亚
**节 马来西亚政治权力集团的演变
一 权力协商时代
二 权力霸权时代
三 权力制衡时代
第二节 马来西亚政治权力集团演变的原因
一 经济发展
二 巫统内部的分裂和斗争
三 根深蒂固的腐败
四 社会抗争
五 新媒体的崛起
第三节 马来西亚政治权力集团演变的前景
一 超越族群政治
二 政党轮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7¥58.0 -
中国通史
¥16.3¥45.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安史之乱
¥24.1¥68.0 -
西北史地丛书:冯承钧西北史地论集
¥22.8¥68.0 -
万历十五年
¥16.0¥25.0 -
人类酷刑简史
¥32.5¥59.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32.5¥59.0 -
显微镜下的大明
¥28.0¥52.0 -
三国史话
¥13.6¥42.0 -
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辛卯侍行记
¥22.8¥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6.9¥49.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5¥29.8 -
司马迁和他的历史学
¥8.9¥24.8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9.9¥29.8 -
宋代文学与文献考论
¥58.9¥128.0 -
中国历史的7张面孔
¥16.9¥49.8 -
清史不忍细读
¥20.0¥52.8 -
康雍乾盛世中的君臣关系
¥15.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