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719212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95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307192126 ; 978-7-307-19212-6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 上编《孟浩然年谱》作者《自序》中介绍道:“初稿于1985-1986年期间,并曾连载于《荆门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至1988年第1期,此次则几乎是对其进行了全面修改,而使之成为现在的这种年谱面目”
★ 《孟浩然年谱》*能反映先生扎实的考据功底,材料翔实,旁征博引,考证严谨,叙述简练,真可见其大家风度
★ 中编《孟浩然评传》是“大陆学界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种学术性《孟浩然评传》”,全篇采用叙述性语言,真实可信,在“尊重历史,尊重文献,尊重事实”的原则下不仅极大程度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孟浩然,而且将孟浩然放在盛唐前期这一历史环境中考察有助于更好地突出其历史贡献与研究价值
★ 下编《孟浩然论丛》是先生十篇论文的结集,这些论文涉及“孟浩然的人格魅力、平生交结、作品个案、孟集版本,以及孟浩然画像的真伪,历代的孟王优劣论等,并借材料对其进行了具体讨论与辨识。这一部分论证有力,有理有据,且切实解决了一些学界争论的问题,充分展现了先生的学者风范
★ 本书展示的不仅仅是孟浩然的生平事迹、研究状况,可以说与其相关的文人、地理、历史事件等等都囊括在内,几无遗漏
内容简介
王辉斌编著的《孟浩然新论》分上中下三编,分别对孟浩然生平经历,文学成就,文体特征,历代批评及影响作出了细致详细的考据和论述,亦有相关散论若干篇,为近年此研究领域新近成果总结。本书适合古代文学研究者阅读和使用。
前言
1983年的3月,我发表了研究孟浩然的**文——《孟浩然诗中的“卢明府”考略》:2002年的1月,我出版了**本孟浩然研究著作——《孟浩然研究》;15年后的今天,我的第二本研究孟浩然的专书——《孟浩然新论》又将出版了。从1983年到2016年,我在孟浩然研究的路途上虽然已经走过了34个春秋,且其间还曾主编过《孟浩然大辞典》,《孟浩然研究论丛》**、第二辑(三者共200余万字)等书,但真正属于我的孟浩然研究之所获,实则只有《孟浩然研究》与这本《孟浩然新论》了。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孟浩然年谱》《孟浩然评传》《孟浩然论丛》。其中,《孟浩然年谱》初稿于1985-1986年期间,并曾连载于《荆门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至1988年第1期,此次则几乎是对其进行了全面修改,而使之成为现在的这种年谱面目。而《孟浩然评传》,则为大陆学界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种学术性《孟浩然评传》。虽然,坊间近年来出现了多种《孟浩然》《孟浩然传》《孟浩然新传》之类的书籍,但那其实只是一些介绍性或者小说之类的读物(参见本书附录二《收获在学术与文学之间》一文),而与“学术”毫无关联。本《孟浩然评传》之所“评”所“传”,主要是以我数年前所写的一首《夜读孟浩然集》小诗为章目。诗为:“家居沔水廿八春,有声江楚天下闻。南国北都江湖苦,紫服褐衣情义深。儒道佛隐皆所好,律古排绝辄自清。高下优劣代相品,襄阳千载一书生。”当时因兴趣所致,率尔而为,想不到数年后其竟担起了如此“重任”。由于诗为八句,所以《孟浩然评传》也就只安排了八章。《孟浩然论丛》则为整十篇论文的结集。这些论文分别涉及了孟浩然的人格魅力、平生交结、作品个案、孟集版本,以及孟浩然画像的真伪,历代的孟王优劣论等,并借材料对其进行了具体讨论与辨识其中,部分论文曾在《唐代文学研究》《孟浩然研究论丛》吉林师范大学学报》《江汉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此次收入,未作只字改动,故特此说明之。
孟浩然现所存见之诗歌数量,虽然尚不及李白与杜甫的三分之一但因其“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的文学原因与其自身的人格魅力,而获得了二人相当的钦佩与崇敬。如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于《遣兴五首》其五则谓:“吾怜孟浩然,短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一个说“孟爱孟夫子”,一个说“吾怜孟浩然”,二人之于孟浩然所表达的情感,其实是一样的。也正因此,我在研究李白之时,于孟浩然与杜甫也进行了同步研究,且各有所获,如《李白求是录》《杜甫研究丛稿》等书的出版,即略可证实之。故而,我之于本书中对孟浩然的研究,无论是“年谱”“评传”抑或“论丛”,都并非是单一的“线性”视角,而是将所研究的对象放在“盛唐诗人圈”这一大背景下,对其予以多元透视与立体观照,因之,仅就眼界方面言,其较之他人他作应该要开阔许多。
本书的特点,要而言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如上所言,本书主要是由《孟浩然年谱》《孟浩然评传》《孟浩然论丛》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各自独立,故所研究的对象与所获得的结论,都能自成体系,合则纵横与广博相映,考证与述论并行,内容既丰富,特色亦鲜明。二是借材料以辨以论。本书三部分中的每一具体部分,几乎都是因问题而考证而立论,故而,全书所引材料之多,乃为他书所罕见,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全唐文》《全唐诗》等大型或特大型丛书,就曾多次出现于本书之中。而一些元、明、清刊本,如“十二家本”《孟浩然集》等,亦如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本书所遵循的,乃是“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学术原则。三是切切实实地解决了几个问题。比如,在《明清四卷本孟浩然集考论》一文中,首次就流行于明、清时期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四卷本《孟浩然集》进行了校考,结果表明其皆源出一途,即其母本乃“十二家本”《孟浩然集》之属。又如对孟浩然与佛教的关系和对其佛教诗的论析,以及将其与王维同类之作比较后所作之结论,对历代孟王优劣论的首次梳理,对陆游之于孟浩然师学的论述等,均属如此。对于本书中的这三个特点,未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后所要提及的是,附录一中的《孟浩然人京新考》与《孟浩然人京与下江东问题辨说》二文。此二文所代表的,是我早期对孟浩然生平研究的一种认识,由于其先后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等全文转载或摘载,而使得当时的我颇为自信。但随着对孟浩然生平研究的深人与对有关材料的发现,表明我在此二文中所提出的一些看法,实际上是无法接受材料的检验的,因而,我即对二文中所考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再考察,并提出了更加接近孟浩然生平真实的再认识。我的这些再认识,后来即成为《孟浩然研究》**章第二节与第五节的具体内容,现之所以将其作为附录一并收人,主要是对我的这段研孟经历作一纪念,如此而已。
2016年4月20日竞陵居士王辉斌
于古隆中求是斋
目录
节选
作者简介
王辉斌(1947—),字靖华,号竟陵居士,湖北天门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辑轶学的研究与文学批评。著名学者,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现为中国孟浩然研究会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常务理事。已出版独撰著作《商周逸诗辑考》等20馀种,在《民族文学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70馀篇。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7.5¥55.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8.6¥28.0 -
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
¥16.6¥52.0 -
加缪自述
¥10.0¥28.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明朝的皇帝(八品-九品)
¥10.7¥36.0 -
梁晓声自述
¥16.4¥48.0 -
白居易:乐天诗雄(八品-九品)
¥10.0¥28.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传
¥10.0¥36.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21.6¥45.0 -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抗战时代-肆
¥15.9¥49.8 -
李鸿章传
¥9.0¥26.8 -
非常在-作为作家.还是作为女人
¥10.6¥32.0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
¥10.6¥32.0 -
曹操传
¥19.9¥59.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2.9¥39.8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名家经典:苏东坡传(精装)
¥27.4¥56.0 -
林肯传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