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尘封的世界-人类考古中的奇特发现-千年书香.探寻人类文明的足迹

包邮尘封的世界-人类考古中的奇特发现-千年书香.探寻人类文明的足迹

1星价 ¥6.1 (3.8折)
2星价¥5.9 定价¥1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36538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63653850 ; 978-7-5636-5385-0

本书特色

由侯书生主编的《尘封的世界--人类考古中的奇特发现\/千年书香探寻人类文明的足迹》以宏观展示全景式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考古发现,以生动描述概要讲解了鲜为人知的传奇历史,以充足史料深入揭秘了盛极而衰的古老文化,以专业视角通俗解读了远古恢宏的文明成果。书中既有中华祖先千万年之前的杰出发明,又有世界各地惊世骇俗的文明创造;既有从海底浮出的稀世珍宝,又有在地宫发现的考古谜题。本书以惊险刺激、娓娓道来的文字**着读者在访古探秘中寻觅人类古老文明的根脉。

内容简介

  古老的历史,并没有全部记载在浩瀚的史书里;悠久的古文化,也没有全部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历史的长河缓缓地流淌,尘封的古迹变得更加神秘,循着千年古迹散发的神秘亮光,考古工作者掘开那尘封的古土,让一个个难解之谜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尘封的世界:人类考古中的奇特发现/千年书香·探寻人类文明的足迹》正是通过介绍中外考古发现,展示出奇异的古代世界。

目录

**章 考古大发现:掀开尘封的历史
一、中国的考古大发现
1.华夏**都——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
2.殷都故墟——繁荣不再的地下古都
3.幽燕古都——北京琉璃河西周遗址的考古发现
4.国宝惊世——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考古发现
5.半坡遗址——沉睡千万年的原始村落
6.古蜀珍宝——四川广汉三星堆的考古发现
7.地下军阵——沉睡两千多年的兵马俑
8.盖世奇陵——充满传奇色彩的秦始皇陵
二、外国的考古大发现
1.帝王之谷——古埃及法老的归天之处
2.古都谜团——中美洲消失的玛雅古城的发现
3.密林惊世——柬埔寨吴哥古城的考古发现
4.巨石城堡——马丘比丘古城的考古发现
5.凝固的历史——被火山吞没的庞贝古城的发现
6.湮没的文明——古伊拉克乌尔城的发现
7.烟云缭绕——印度哈拉帕遗址的发现
8.消逝的辉煌——古伊拉克尼尼微的考古发现
9.黄金之城——古希腊迈锡尼文明的考古发现

第二章 国宝现世:重见天日的文化
一、深埋地下的奇珍异宝
1.国宝现身——三星堆遗址中发掘出的奇珍异宝
2.音乐奇观——古代乐器的巅峰之曾侯乙编钟
3.寒光毕现——江陵楚墓中发现的越王剑
4.素纱禅衣——*古老精美的丝织服装
5.金缕玉衣——满城汉墓出土的稀世之珍
6.金印出世——南越王墓的奇珍异宝
7.盛唐珍品——法门寺地宫中发现的珍贵物品
二、挖出来的文化
1.帛书宝卷——马王堆中发现的地下图书馆
2.龙骨奇文——殷都废墟中发现的甲骨文
3.千年画宫——内蒙古宝山辽代壁画墓
4.死海古卷——重见天日的羊皮古经书

第三章 海底探宝:海洋考古发现
一、大洋海底的考古奇观
1.海底探秘——探寻水下古城
2.真相大白——被海神怒沉的埃利凯神殿
3.重见天日——地中海古代交易中心推罗
4.北非重港——古希腊*大的殖民地
5.海底王陵——独一无二的韩国海底寺庙
6.莫衷一是——北美洛克湖底的秘密
7.难解之谜——日本海底塔城的秘密
二、浮出水面的海底沉船
1.无价之宝——安提基西拉岛的沉船
2.惊世财宝——古巴岛附近的黄金船
3.传说再现——维拉库鲁斯湾的沉船
4.踪影难觅——“阿凯兰达姆”号沉船
三、中国领海发现的水下沉船
1.海底探宝——中国水下考古的重大发现
2.古韵犹存——山东*古老的沉船发现
3.复原历史——广东“南海一号”沉船打捞
4.远古的硝烟——南海中遗留的古代战舰
5.龙宫献宝——西沙群岛海域中的沉船打捞

第四章 簇簇谜团:考古发现中的悬念
一、地宫设计之谜
1.凭空消失——亚历山大陵墓之谜
2.千古之谜——秦皇陵地宫的奇特布局
3.曲径通幽——明孝陵的复杂墓道
4.疑惑重重——裕陵地宫的不解谜团
5.扑朔迷离——楚国时期的九连墩古墓
6.玄机密布——龟山汉墓的建筑工艺
二、沉睡千年的人物之谜
1.千年不朽——汉代女尸的惊人再现
2.身份存疑——说不清的马王堆三号墓主
3.干尸的奥秘——尼雅遗址发现的千年古尸
4.古墓遗骨——500年不腐的明代古尸
5.冰峰冻尸——沉睡数百年的冰冻人
6.不腐女圣——意大利的700年睡尸
三、无法解答的悬疑之谜
1.宝藏何方——印度窖藏古钱币之谜
2.真假难辨——法老宝藏丢失之谜
3.历史疑案——和氏璧的下落之谜
4.巨珍迷失——琥珀屋的失踪之谜
5.原始神明——哈卡斯怪石上的古怪脸孔
展开全部

节选

  《尘封的世界:人类考古中的奇特发现/千年书香·探寻人类文明的足迹》:  人类文明的历史,古老而又漫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征伐战乱、自然灾害等种种原因,很多珍贵的史料早已消失不见,或湮没于时空中,或尘封于记忆里。感谢那些有意或无意、动机高尚或卑鄙的考古工作者,为今天的我们掀开了尘封的历史,补缺了文明的断代或缺憾。尤其是近年来中外的一些重大考古发现,为现代人类提供了回顾与考证历史的重要依据。  一、中国的考古大发现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从早期的人类到母系社会,从原始氏族到部落联盟,这片土地上留下过我们祖先开拓疆土、繁衍生息的足迹。然而,时光荏苒,风雨无情,千百年过去,历史被尘封,真相被湮没。  今天的人们已经无从知晓远古文明光辉的岁月。庆幸的是,随着考古的新发现,中国古代尘封的历史正逐渐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消失的文明正借助科技手段在现代复活。  1.华夏**都——河南偃师二里头遺址的考古发现今天的我们,对华夏的远古文明了解得相当有限。由于史料贫乏,人们依据零星的文献记载,只能知道些华夏史前文明的概略。  随着商都殷墟的考古发现,对商王朝的文明状况,我们有了较清楚的了解,而此前的夏朝却仍是一片空白,这个曾统治华夏几个世纪之久的王朝几乎都要被人淡忘了。如果能找到夏朝的国都遗址,我们就不会对夏朝如此迷茫,但作为华夏**都的夏都到底在哪里,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历史学家的难题。  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处于军事民主制的部落联盟阶段,部落首领由民主推举产生。当首领之位传至禹时,禹破坏了民主推举的传统,将首领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建立了夏朝,开始了父子相传、“家天下”的阶级社会。因此,夏朝是我国历史上**个朝代,是中国文明社会的开端。根据《史记·夏本纪》和《竹书纪年》的记载,夏朝的皇帝自禹至桀,共有17位,历14世,400余年,相当于公元前22-前l7世纪。文献记载如此,实际情形如何呢?夏朝的国都又在哪里呢?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又是怎么样的呢?自从100多年前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甲骨文,证实《史记.殷本纪》有关商王世系的记载属实之后,学术界推测司马迁对夏王朝的记载也应该可信。  从古文献记载得知,与夏人活动有关的地区主要有两处:一处是河南西部颍河上游及洛阳平原附近的伊河、洛河下游,另一处是山西南部汾河下游地区。  传说中的夏王朝都城和当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几乎都与这两个地方有关。所以,1959年,考古工作者首先于河南西部开始对“夏墟”做探察,而关键地带是偃师二里头村。  1959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了一支考古队,开始了探寻夏都的田野考察。从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豫西开始,在拨开重重迷雾后,考古队将目光锁定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集中对其进行考古发掘。以此为标志,中国考古学界进入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夏文化的时期。  早期奴隶制夏王朝的存在无可非议,但由于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缺乏,夏朝的文化面貌始终无法确认。  2。世纪5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发现了一些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十分特殊,介于龙山文化与商文化之间,这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二里头村位于偃师市西南9千米的洛河南岸。  古文化遗址包括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寨后和辛庄5个村,面积达375万平方米。1957年发现后,1959年开始进行发掘和研究工作,先后发掘面积达1万平方米。二里头文化遗物的特征介于龙山文化晚期和商文化早期之间,尚属首次重要发现,这类文化遗存被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