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邓小平若干经济理论问题研究

包邮毛泽东邓小平若干经济理论问题研究

1星价 ¥30.4 (6.2折)
2星价¥30.4 定价¥4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687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84页
  • 出版时间:2017-03-01
  • 条形码:9787010168722 ; 978-7-01-016872-2

本书特色

邸敏学著的《毛泽东邓小平若干经济理论问题研究》给人们认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新的角度,即从基本常识去认识、从同一件事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去认识、从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角度来认识这场争论。只要扭住这三条线或者说三个维度,人们就会发现一个或者几个新结论,就会有一个新判断、新认识。 本书收录十个章节,分别为“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关系和地位”“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形成条件”“毛泽东、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正确处理好“两个30年”的关系为指导, 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生产资料所有制思想、分配思想、工业化战略、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共同富裕思想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比较研究, 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方法, 科学说明毛泽东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局限性, 以及超越历史的时代性, 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支撑。

目录

自序 **章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关系和地位 **节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界定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关系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地位 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 第四节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意义 一、毛泽东经济理论的探索性意义 二、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开创性价值 小结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体系 第二章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形成条件 **节 毛泽东经济理论的形成条件 一、理论依据 二、国内条件 三、国际环境 第二节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形成条件 一、理论依据 二、国内条件 三、国际条件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特点 一、毛泽东经济理论的特点 二、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特点 小结不同的条件形成了不尽相同的经济理论 第三章 毛泽东、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节 毛泽东、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情况 一、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意义 二、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利用资本主义必须反对两种倾向 二、利用资本主义是要发展社会主义 三、利用资本主义是有条件的 小结利用资本主义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第四章 毛泽东、邓小平生产资料所有制思想研究 **节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阶段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思想 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思想 二、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阶段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思想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公有制的贡献 一、毛泽东对社会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贡献 二、邓小平对社会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贡献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贡献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四节 毛泽东、邓小平生产资料所有制思想的价值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必须依据发展阶段具体确定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非公有制经济将失去存在的依据 小结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邓小平生产资料所有制思想 第五章 毛泽东、邓小平个人收入分配思想研究 **节 毛泽东、邓小平收入分配的理论前提 一、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 二、生产决定分配 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 四、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内容 一、毛泽东的收入分配理论 二、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运用 一、毛泽东收入分配理论的运用 二、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运用 第四节 毛泽东、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价值 一、毛泽东、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是一个体系 二、巩固和发展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三、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小结反对平均主义、防止两极分化 第六章 毛泽东、邓小平工业化战略研究 **节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一、毛泽东、邓小平工业化道路的理论渊源 二、毛泽东、邓小平工业化道路的演变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一、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的目标 二、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三、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的步骤 四、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的布局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工业化战略的当代价值 一、始终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二、始终坚持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 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 四、不断调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小结坚定不移地走后发国家工业化的路子 第七章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节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毛泽东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二、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一、毛泽东奉行计划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二、邓小平奉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一、毛泽东计划取向改革已经成为历史 二、邓小平市场取向改革尚未完全成功 第四节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 一、经济体制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 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从问题出发 三、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要看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 小结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第八章 毛泽东、邓小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想研究 **节 毛泽东、邓小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毛泽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想 二、邓小平农村土地改革思想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土地制度改革思想的基本特点 一、毛泽东主张农村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 二、邓小平主张农村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土地制度改革思想的启示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必须长期坚持不变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走自己的路 小结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第九章 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 **节 毛泽东、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 一、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阐释 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阐释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与成效 一、毛泽东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及其成效 二、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及其成效 第三节 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预设和路径 一、在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解决两极分化问题 二、“消灭剥削”是*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 小结按照“共享”的理念推进共同富裕 第十章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思想评析 **节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政治性 一、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是政治家的经济理论 二、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点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三、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现实性 一、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具有现实性 二、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中国经济制度的安排具有现实性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探索性 一、毛泽东、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是历史条件的反映 二、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初步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邸敏学 (1956-),男,山西永济市人。现任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等。出版《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比较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劳动关系调整研究》专著3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