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086942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4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60869421 ; 978-7-5608-6942-1
本书特色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的这本《同济八骏(中生代的建筑实践)》是向同济110年校庆的献礼之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授历年来培养了无数知名的建筑师和建筑学者,一代代学子又给养着同济建筑学科,成为沪上乃至中国建筑圈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本书策划着力于表现同济建筑群相,11组建筑师均与同济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的作品获得了大量赞誉和认可,他们也都在同济授课,他们对于中国和国际当代建筑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着力点。本书内容上分为评论、对谈、建筑作品三大部分。
内容简介
定义中生代建筑师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需要在同济学派的传承中追根溯源,因此有必要交代清楚其脉络。中生代这个词来源于地质学和生物学的概念,它既区别于古生代,又区别于新生代。同济八骏所归属的中生代建筑师,是由同济学派的渊源来定义的。同济学派的第1代建筑师,也就是相对于中生代的古生代,是中国近代第1和第2代建筑师,他们既是建筑系的教授,也是建筑师,是中生代的祖师辈,我们可以把这一代建筑师定义为原生代。原生代受过良好的建筑教育,家学渊源,学贯中西,挥洒自如地展示着他们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他们的教育背景、教学理念、建筑思想、创作风格、人格和个性构成了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同济学派。原生代兼建筑教育家、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师于一身,他们始终在建筑理论、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方面坚持不懈地探索中国新建筑的方向,注重跨学科和多学科的发展,执着地坚持现代建筑的理性精神和建筑教育思想,创导缜思的学风,提倡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这一代大师们培养了同济学派的第二代建筑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0后”“40后”和“50后”建筑师,这个第二代也可以称之为衍生代建筑师。正是同济学派的衍生代建筑师,培养了今天称之为同济学派的中生代建筑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60后”和“70后”建筑师。 《同济八骏:中生代建筑实践》所列的中生代建筑师大体上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同济大学培养的第二代建筑9币。书中收集了11组共14位中生代建筑师的作品,对每组建筑师选择其*有代表性的三件作品,同时介绍他们的设计理念,可以说代表了同济学派的新动向。这些中生代建筑师受过良好而又严谨的专业教育,大部分人都拥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但也一直保持着与建筑教学和理论探求的密切结合。他们站在同济学派原生代和衍生代建筑师的肩膀上,经过长期的锤炼和积累,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今天的中生代建筑师已经是相当成熟、相当有造诣、有担当的一代建筑师。和他们的老师辈一样,中生代建筑师既从事建筑教学和建筑理论探索,也深度参与建筑设计实践,比他们的老师辈有着建筑实践成果,所从事的领域也更为广泛。这种多元结合使他们的作品在中国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实验性和先锋性。他们的身影也经常活跃在国际学术合作交流的舞台上,与国际建筑界和学术界的同行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因而他们既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又立足于当下和当地。他们的作品遍布中国大地。他们从事的建筑类型涉及公共建筑、文化建筑、科研中心、教育建筑、商业建筑、博览建筑以及室内设计、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等。作为中生代建筑师,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是建筑系的教授,具有良好的教养,风度翩翩,是学生们的偶像。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从事建筑设计,也从事艺术设计,从事写作,从事策展,活跃在文化界和艺术界的活动中,经常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他们不仅引领风尚,也推动着社会对艺术和建筑的鉴赏力。 他们的作品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精华。对于中国当代建筑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好的时代,是建筑创作*为繁荣的年代,也是一个好的与*坏的建筑和建筑现象共生的时代;既是一个多元建筑的时代,一个实验建筑的时代,也是一个建筑商业化的时代。中国建筑师获得了千载难逢的设计机遇,中生代建筑师得到了培养和锻炼的机会,得以在全新的环境中施展他们的才华。他们也具有清醒的目光和哲学思考,不愿碌碌无为,也不随波逐流,创造了一批好建筑。中生代建筑师的作品已经在国际建筑展上向世界展示,在2013年米兰三年展的展示就曾得到广泛的赞扬。 长期以来,中西文化的交织与融合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空间和建筑的重要特征,寻求中国建筑文化的固有特性一直是中国建筑的重要倾向。同济学派对传统精神与理性的探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未停止过,一直在寻求现代化的中国建筑之路。中生代建筑师接过原生代和衍生代建筑师的薪传,从事了一种将社会性、艺术性、技术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综合在一起,既是理性又是感性,既是智性又是一种实践的活动,从现实世界迈向未来。 这里收集的33件作品也体现出中生代建筑师们与社会融合、为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创造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特点。他们关注文化,关注生态,关注城市,关注历史。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宏大手笔,不哗众取宠,不自娱自乐,而是崇尚真诚,在简约中见真实。他们在社会的需求、建筑师的专业水准和建筑环境之间,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目录
-
建筑园林文化趣味读本
¥20.7¥56.0 -
图解日本古建筑
¥19.5¥49.9 -
寻访山西古庙:晋中、晋北篇
¥65.3¥99.0 -
庭院造园艺术——浙江传统民居
¥18.7¥59.0 -
小户型空间放大术
¥19.6¥58.0 -
住宅细节解剖书
¥29.4¥58.0 -
妙趣横生的日本建筑学
¥17.6¥45.0 -
陕西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研究:中:砖雕集
¥284.2¥980.0 -
为建筑看相
¥18.1¥45.0 -
新建筑与流派-大家小书
¥13.0¥26.0 -
审判
¥14.4¥36.0 -
设计准则-成为自己的室内设计师
¥12.0¥30.0 -
别墅风水
¥21.6¥68.8 -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
¥21.4¥60.0 -
高家堡古镇
¥73.5¥98.0 -
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36.6¥54.0 -
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理论与实践
¥135.4¥188.0 -
材料与空间:设计美学
¥40.4¥68.0 -
千年城池——可持续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
¥26.3¥32.0 -
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
¥89.6¥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