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6010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20页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68601030 ; 978-7-5686-0103-0

内容简介

  鉴于张锡勤教授突出的学术研究贡献和在国内学界的重要地位及影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决定把先生的多年研究成果,以比较全面系统的形式展现出来,满足哲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学习和阅读之需,以便了解先生的学术思想、研究风格和学术贡献,把先生的研究在哲学领域传承下去,为此推出《张锡勤文集》十卷。 文集为张锡勤先生自上世界80年代以来取得的各项成果,包括著作、已发表文章、讲义、生活四个部分,各卷按照年代予以编辑。文集力图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再现先生的学术研究轨迹和思想原貌。

目录

第四章 戊戌维新时期
**节 戊戌维新运动和戊戌思潮,戊戌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与深刻变化
第二节 康有为的思想
第三节 严复的思想
第四节 谭嗣同的思想
第五节 梁启超的思想
第六节 唐才常的思想
第七节 麦孟华的思想
第八节 宋恕的思想
第九节 何启、胡礼垣的思想
第十节 戊戌时期的文化革新

第五章 辛亥革命时期
**节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兴起和20世纪初思想领域的斗争
第二节 邹容的思想
第三节 陈天华的思想
第四节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节 革命派的文化批判与文化建设、文化革新的继续
第六节 革命派中的国粹主义
第七节 革命派中的无政府主义
第八节 立宪派与清政府在“立宪”问题上的争论
第九节 孙中山的思想
第十节 章太炎的思想
第十一节 蔡元培、宋教仁、朱执信的思想

第六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节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和思想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批判、创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精神
第三节 民主观
第四节 科学观
第五节 道德革命
第六节 文学革命
第七节 对孔子和儒学更激烈的批判
第八节 对国民性改造的关注
第九节 对鬼神迷信的揭露、批判,陈独秀、李大钊早期的哲学思想
第十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锡勤(1939—2016),江苏省扬州市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思想史家、中国伦理思想史家。1957—1961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在黑龙江大学辛勤耕耘55年,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学名师、龙江文化建设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