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元素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建设

中华元素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建设

1星价 ¥26.1 (7.3折)
2星价¥26.1 定价¥35.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0333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74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565033377 ; 978-7-5650-3337-7

内容简介

  《中华元素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建设》以“中华元素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以界定中华元素的内涵、构建理论框架、寻找中华元素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联、提出中华元素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的举措为目标。全书按照“理论研究一内涵界定一探究机理一提出路径”的逻辑顺序,以理论研究为基础,采用理论演绎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多学科的方法,总共研究了四个方面的内容:diyi ,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和创新的基本理论;第二,中华元素的激活与创新;第三,中华元素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可能性及路径分析;第四,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他的研究丰富了文化产业应用理论的内涵,深入挖掘整理了马克思文化产业的原初思想,界定了中华元素的内涵,为构建和完善中华元素理论研究体系,以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深入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以我国中部地区的安徽为例,研究地域文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为文化与经济关系研究和区域文化产业的构建提供研究思路与方法借鉴。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标、内容、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章 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和创新的基本理论
**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观
一、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理论中隐含的文化产业思想
二、精神生产理论中隐含的关于文化产业的价值
三、文化继承观点与文化产业
四、文化的作用与文化产业
五、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文化建设理论
一、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二、广采博取、兼收并蓄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五、关于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依靠力量
第三节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一、邓小平的文化发展理论
二、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
三、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第四节 国内外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
三、文化产业的主要功能
第五节 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核心特征
一、先进的价值观
二、鲜明的民族性
三、显著的人民性
四、突出的资源型

第二章 “中华元素”的激活与创新
**节 民族文化的识别及界定
一、中华、民族、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二、民族文化的含义及界定
三、中华民族个性
第二节 中华元素:民族文化的积淀
一、中华元素的内涵辨析
二、中华元素的基本特征
三、中华元素的主要类型
四、中华元素的思想体系
第三节 中华元素的当代激活及再创造的条件
一、贴近当下中国人的诉求
二、商品化的市场驱动
三、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第三章 中华元素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可行性及路径分析
**节 中华元素与文化产业结合的可能性
一、两者都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二、两者都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三、两者都是践行国家文化战略的有效路径
第二节 中华元素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一、民族文化必须在全球化语境下保持个性独立
二、文化产业必须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坚持内涵发展
三、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有着内在的诉求
第三节 中华元素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紧迫性
一、当下中华元素的激活与创新亟须文化产业的承载和推动
二、民族特性存在消磨与迷失的危机
三、西方文化产业的冲击和挑战
第四节 中华元素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现实路径
一、中华元素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二、中华元素的审美化与现代化
三、中华元素的人文化与产业化
第五节 中华元素与文化产业强省战略——以安徽省为例
一、安徽区域文化及特性
二、中华元素与安徽区域经济关联性分析
三、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应该坚持的方略测度
四、中华元素与安徽文化产业建设的具体路径及设想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节 厘清中华元素的“雅”“俗”文化界限
一、从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看俗与雅的关系
二、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如何做到雅俗共赏
三、确定文化层次,制订发展规划
第二节 注重文化元素的开发,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一、文化贫困和贫困文化是制约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对策与路径选择
第三节 确立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文化产业主体布局
一、“以人为本”,满足当下人们对中华元素的渴求
二、发挥政府推力,优化文化产业的布局和结构
三、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航母
第四节 打造社会主义文化产品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
一、品牌及文化品牌
二、打造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产品品牌的几个路径
三、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
第五节 实施社会主义“人才兴文”战略
一、推动创意阶层在中国的崛起
二、培养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
三、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产业人才
结语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中华元素的激活及其产业开发路径
——基于五千年文博园的实际调研报告
五千年文博园景点内中华元素分类及介绍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志超,1980年出生,安徽太湖人。中共党员,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安庆师范大学机关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安徽省青联委员,安徽省少工委委员,安徽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获得者,安徽省宣传文化领域(社科理论类)青年英才,安庆市青联常委,现作为安徽省第七批选派干部挂任太湖县西冲村党支部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主持教育部及安徽省教育厅等人文社科项目多项,在《红旗文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