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9417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9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16194171 ; 978-7-5161-9417-1
内容简介
建国之后的汉语规范化运动影响到十七年长篇小说的生成流变、文体特征及诗学问题。本书采用文学与语言学、社会学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在史料整理、历史阐释和文本解读的立体框架中,对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整体深入研究,从语言入手去考察十七年长篇小说生成演变的内在根源,通过对汉语规范化运动在十七年长篇小说生成演变中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及影响效果的分析,揭示语言规范化在十七年长篇小说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十七年长篇小说的重要文本现象。本书在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建立一种阐释关系,是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进行“个案化”和“细节化”研究的深入要求,既可以在语言本体意义上揭示十七年长篇小说与民族国家建构之间的互文关系,同时也是在文学本体范围内探讨十七年长篇小说的文体及艺术特征,将十七年长篇小说研究引向更深层次。
目录
绪论一 问题缘起二 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章 现代化价值诉求与汉语规范化**节 语言与语言规范化一 语言规范化与社会发展二 语言规范的基本内容第二节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与汉语规范化运动一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与语言规范化的必要二 汉语规范化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二章 汉语规范化与作家语言认同**节 汉语规范化与作家的新使命一 语言工作者对文学家的语言要求二 文学编辑对作品语言的规训三 文艺界的自我要求与读者的批评第二节 作家对汉语规范化的反应一 作家对汉语规范化的不同态度二 作家对普通话的学习与认同三 汉语规范化与作家语言策略第三节 汉语规范化与作家心态一 “写不出”“写不好”与作家语言障碍二 “写得出”与“写得好”:语言习惯与文学创作
第三章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语言实践**节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语言规范一 “准确性”要求与文学表达二 词汇规范与文学语言困境第二节 语言配置与“十七年”长篇小说人物形象一 叙述语言与人物阶级性生成二 人物语言配置与类型化人物性格第三节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的修改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长篇小说语言规范化修改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长篇小说语言规范化修改三 长篇小说的语言规范化修改及其艺术效果
第四章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诗学问题**节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文体问题一 语言规范与“十七年”长篇小说文体生成二 语言主体规训与“十七年”长篇小说文体第二节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风格问题一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史诗品格二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民族风格三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个性风格的消失
第五章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语言越轨**节 “十七年”长篇小说的方言写作问题——以周立波为中心的考察一 从欧化到方言:周立波文学语言的变化轨迹二 母语体验与方言写作的自觉第二节 “十七年”长篇小说语言的欧化与文言现象一 “十七年”长篇小说语言的欧化二 “十七年”长篇小说语言的文言现象第三节 “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边缘语言一 反语言的美学效应:黑话二 “大众语商标”:脏话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成勇,男,1973年生,河南潢川人。武汉大学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对象。主要从事中国二十世纪文学与文化研究。在《江淮论坛》《江汉论坛》《文艺报》《吉首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