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情与礼教-先秦儒学立人思想研究

性情与礼教-先秦儒学立人思想研究

1星价 ¥45.4 (7.7折)
2星价¥45.4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8852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5
  • 出版时间:2016-08-01
  • 条形码:9787516188521 ; 978-7-5161-8852-1

内容简介

本书由生存论立场出发,对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性命问题、情感内涵以及情礼关系进行了相应的考察。目的有三:一、揭示先秦儒学的独特生存意涵;二、为当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研究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个案;三、在当代一面强调法治建设,一面力促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背景下,借助对情礼互证、礼法互补的阐释,寻求一种合理而系统的文化理解,为当代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注重把握个案研究与思想史研究的统一,理论原则与制度实践的统一,传统变迁与现实转化的统一,文化特质诠释与中西比较研究的统一。

目录

绪论一 生存的反思——生存论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二 生存问题的再诠释——以传统儒学为例的几点说明(一)虚实相映的理解方式(二)情礼互证的生存内涵(三)意义的显明与价值的认定 上编 性命与人生——孟子性命思想研究 **章 孟子性命思想研究述评一 孟子性命思想概论(一)思想之发端(二)主题与意义二 古今研究略论(一)古代研究概要(二)近现代研究概要 第二章 孟子人性论研究一 孟子其人及其时代之人性论(一)孟子其人(二)孟子时代的人性论二 孟子人性论的三层内涵(一)有物有则(二)以德为性(三)则故言性 第三章 孟子心性论研究一 心性论溯源二 性由心显(一)以心言性(二)大体与小体三 自觉与存养(一)本心自觉(二)存养本心 第四章 孟子身心论研究一 孟子身心论概述(一)身心论溯源(二)孟子对身心关系的四点认识二 孟子身心论的展开(一)心志与人性(二)心志与知言(三)心志与养气 第五章 孟子性命论研究一 孟子天人论概要(一)天人论溯源(二)孟子对天人关系的两点认识二 孟子性命论解析(一)性命论溯源(二)孟子论性命之分合 结语 附录一 儒家道德的本原建构——以孔子为例的考察一 儒家道德之本原(一)天命予人(二)致天命二 性、命二重建构(一)敬命成性(二)才性与运命三 关于任命与任性的反思 附录二 中国哲学人性思想之反思一 基于现实存在的反思二 三个环节(一)原始自然环节(二)文化自觉环节(三)理想建构环节三 两个主题(一)超越(二)建立四 无限发展的文化理解活动 下编 情感与教化 第六章 儒学的情感世界一 情感与人生(一)道始于情(二)始者近情,终者近义(三)五重情感世界二 情感与当代生活(一)情感与存在(二)“自由”的解读(三)情感的危机 第七章 理念、现实与教化——论儒家中道观的三重本体视界一 儒家“中道”释义(一)“中道”溯源(二)解中与用中二 三重本体视界(一)理念视界下的儒家中道本体(二)现实视界下的儒家中道本体(三)教化视界下的儒家中道本体三 本体、方法、立人 第八章 生活哲学规范——儒学传礼的当代启示一 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二 天下之礼乱矣三 返本开新(一)儒学人道思想建构(二)以义制礼四 儒学传礼的意义与当代启示(一)儒学传礼的意义(二)儒学传礼的当代启示 第九章 儒学道德境界的多重性——以孔子“仁”学思想为例一 仁与德性二 仁与才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华军,男,1971年10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哲学博士。1999年起,师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刘国梁先生研读宗教学,获硕士学位。2002年起,师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李景林先生研读中国哲学,获博士学位。2005年博士毕业后调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任教。2007年师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王天成先生研读康德哲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2013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师从成中英先生、安乐哲先生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现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吉林大学历史系国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员、吉林省哲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孟子学、礼学。参与编著《中国古代哲学要籍说解》《中国古代哲学史》,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主持并参与***、省部级以及民间书院科研项目十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