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2009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42
  • 出版时间:2017-08-11
  • 条形码:9787510200939 ; 978-7-5102-0093-9

本书特色

本书对刑事程序的价值主体问题、刑事程序的价值认识与评价问题、刑事程序的价值要素问题、刑事程序的某些价值目标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刑事程序价值选择的标准与方法问题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作者提出了刑事程序价值选择的标准理论和优势价值选择理论,并总结出优势价值选择的五项原则。

内容简介

刑事程序的价值问题是刑事诉讼法学领域*具方法论意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刑事程序价值论》对这一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探讨。全书共分为七章,在对刑事程序价值论的主要范畴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具体论及刑事程序的价值要素、价值构成、价值目标、价值选择、价值评价和价值重建。其中,前四章主要涉及刑事程序价值的基本理论,后三章则是以刑事程序价值基本理论为指导的实证分析。在后三章中,第五、六章是对我国刑事程序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第七章 则,是以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为基础的价值重建。

目录

引言
**章 刑事程序价值的基本理论
**节 价值的基本涵义
一、价值
二、价值与经济价值
三、价值与法律价值
四、价值与客体的属性、功能、作用和意义
第二节 刑事程序价值
一、刑事程序价值的界定
二、刑事程序价值的特征
三、刑事程序价值与相关范畴的关系
第三节 刑事程序价值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
一、刑事程序价值与刑事诉讼目的研究
二、刑事程序价值与刑事诉讼模式研究
三、刑事程序价值与刑事诉讼职能研究

第二章 刑事程序价值的基本要素
**节 刑事程序价值的主体要素
一、刑事程序价值主体的界定
二、刑事程序价值主体的范围
三、刑事程序价值主体的特征
四、刑事程序价值主体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刑事程序价值的客体要素
一、刑事程序价值客体的含义
二、刑事程序价值客体的外延
三、刑事程序价值客体的发展
第三节 刑事程序价值的关系要素
一、刑事程序价值关系的一般含义
二、刑事程序价值关系的根源在于主体提出的价值需求
三、刑事程序价值关系的基础在于客体提供的各种属性
四、刑事程序价值关系的形成要求主体需求与客体属性达到一致

第三章 刑事程序的价值构成
**节 刑事程序价值构成概述
一、关于刑事程序价值构成的主要观点
二、刑事程序价值构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以刑事程序的不同属性为标准构建刑事程序价值体系
第二节 刑事程序的目的价值
一、程序理性
二、程序正义
三、程序人道
第三节 刑事程序的工具价值
一、刑事程序对实体事实的工具价值
二、刑事程序对实体法律的工具价值
三、刑事程序对实体结果的工具价值
第四节 刑事程序的社会价值
一、刑事程序的自由价值
二、刑事程序的秩序价值
三、刑事程序的安全价值

第四章 刑事程序的价值目标
**节 关于刑事程序价值目标的一般理论
一、价值目标的含义
二、刑事程序价值目标
三、刑事程序价值目标与相关范畴的关系
四、刑事程序的价值目标体系
第二节 实体真实:刑事程序的基础价值目标
一、实体真实的含义
二、实体真实是刑事程序的基础价值目标
三、实体真实在我国刑事程序中的体现
四、我国刑事程序在追求实体真实方面存在的不足
五、实体真实的实现途径
第三节 司法公正:刑事程序的根本价值目标
一、司法公正的一般含义
二、司法公正的过程层面——程序公正的标准
三、司法公正的结果层面——实体公正的标准
四、司法公正在我国刑事程序中的体现
五、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
第四节 诉讼效率:刑事程序的功利价值目标
一、诉讼效率的一般含义
二、诉讼效率是现代刑事程序的必然要求
三、诉讼效率在我国刑事程序中的体现
四、诉讼效率实现途径

第五章 刑事程序的价值选择
**节 价值选择概述
一、刑事程序价值选择的前提——价值冲突
二、刑事程序价值选择的理念
三、刑事程序价值选择的标准
四、刑事程序价值选择的方法
五、确立一种新的价值选择方法——优位价值选择论
第二节 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对立统一与价值选择
一、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的统一
二、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对立
三、关于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之价值选择的不同观点
四、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之价值冲突的理想选择
第三节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对立统一与价值选择
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统一
二、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对立
三、关于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之间价值选择的不同观点
四、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之价值冲突的理想选择
第四节 实体真实与人权保障的对立统一与价值选择
一、实体真实与人权保护的统一
二、实体真实与人权保护的对立
三、关于实体真实与人权保护之间价值选择的不同观点
四、实体真实与人权保护之价值冲突的理想选择

第六章 刑事程序的价值评价
**节 审判前程序的价值评价
一、我国刑事审判前程序的主要环节
二、我国刑事审判前程序的价值目标
三、我国审判前程序在价值追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我国审判前程序之价值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普通审判程序的价值评价
一、我国普通审判程序的主要价值目标
二、我国普通审判程序对程序公正的追求
三、我国普通审判程序对实体公正的追求
四、我国普通审判程序对诉讼效率的追求
五、我国普通审判程序在价值追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立法建议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价值评价
一、我国简易程序的运行机制
二、我国简易程序的主要价值目标
三、我国简易程序的*低价值标准
四、我国简易程序的价值追求
五、我国简易程序的价值实现
第四节 救济程序的价值评价
一、我国救济程序的价值目标
二、我国救济程序对不同价值目标的追求
三、我国救济程序在价值追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对我国救济程序进行改造的立法建议

第七章 刑事程序的价值重建
**节 关于我国刑事程序价值重建的理论分析
一、对我国刑事程序进行价值重建的必要性
二、对我国刑事程序进行价值重建的可能性
三、对我国刑事程序进行价值重建的针对性——构建符合价值主体要求的刑事程序
第二节 强化法官的价值主体地位
一、法官价值主体地位的含义
二、法官价值主体地位的客体化问题
三、强化法官价值主体地位的措施
四、保障法官价值主体地位的根本措施是政治体制改革
第三节 确立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价值主体地位
一、人的一般本质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价值主体地位的理论依据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价值主体地位的表现
三、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价值主体地位的客体化问题
四、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价值主体地位的措施
第四节 确立被害人的价值主体地位
一、被害人之价值主体地位的理论依据
二、被害人价值主体地位客体化的主要表现
三、确立被害人价值主体地位的主要措施
四、确立被害人价值主体地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刑事程序价值是哲学价值在刑事程序领域的具体反映,在本质上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刑事程序”之间在需求和满足上的一致性,在主体方面它表现为一定的需要,在客体方面它则表现为一定的属性。在这里,价值的具体表现是客观的,是客体的内在的固有属性或功能,价值的客体是相对确定的,即刑事程序,主体是相对宽泛的,包括一切对刑事程序提出具体需要的“人”。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学者认为刑事程序的价值主体也是确定的,即仅仅把刑事程序的价值主体定位于国家,这是极为不妥的。尽管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实施主要是一种国家活动,体现了国家的价值取向,但这种诉讼活动所产生积极作用的影响对象决不仅限于国家,它还可以是各诉讼参与人,还可以是诉讼参与人以外的其他人,其作用方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只要与刑事程序形成价值关系,就可以成为刑事程序的价值主体。 **,刑事程序价值不等于它的有用性。如前所述,不少学者把价值定位于事物的有用性上,认为事物是否有价值关键要看它是否在某一方面对主体有用。就刑事程序而言,只要它能够满足特定主体的某种需要从而是有用的,它(相对于主体而言)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没有价值的。笔者对此不能赞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