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态视野中的长江下游农业起源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264887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0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32648870 ; 978-7-5326-4887-0
本书特色
长江下游是国际学界公认的八大农业独立起源中心之一。距今10000—6000年间,在此发生的“农业革命”长久地影响甚至改变了地球上大多数人口的生存模式。这些变化为何发生?较早的农业人群如何应对挑战?今天的考古学家又如何解读这些信息?本书运用生态位构建理论,全面分析了这一时空范围内以植物遗存为主的考古出土资料,试图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一种以人类生态为核心的开放性思路。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人类生态位构建的理论框架讨论长江下游的农业起源问题,对长江下游距今10000-6000年间的考古材料做了系统梳理,从古环境、聚落、人工制品、动植物遗存这几个方面充分挖掘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信息,对先民如何通过改造环境和积极干预物种生命周期、*终导致农业发生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就该地区农业起源的动因做了探讨。本书的创新点体现在三方面:(1)采用了全新的理论框架,从人类生态位构建视角对考古材料进行观察和剖析;(2)挖掘了材料中的新信息,没有像过去的研究那样将重点仅仅集中在水稻驯化上,而是广泛地对多个物种展开考察和讨论,整体性地看待动植物遗存组合,揭示了史前一种多元的经济形式;(3)发展出了根据小穗轴特征鉴定水稻遗存驯化与野生属性的新的技术方法。
目录
**节 问题的性质与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材料
第三节 基本概念
第四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从全球农业起源研究反思长江下游农业探源
**节 考古学的研究传统
第二节 农业起源动力机制的理论阐释
第三节 生命科学的研究传统
第四节 长江下游农业起源的研究史及评述
第三章 方法论与研究设计
**节 人类生态系统、生态位构建与农业生态
第二节 中程理论
第三节 材料鉴定分析技术
第四章 地质、环境和测年
**节 长江下游现代地理概况
第二节 长江下游距今10000—6000年的宏观地质记录
第三节 长江下游距今10000—6000年的考古地质记录
第五章 聚落形态
**节 聚落要素
第二节 上山文化
第三节 跨湖桥文化
第四节 河姆渡文化
第五节 马家浜文化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植物遗存
**节 植物材料的背景信息
第二节 植物遗存的鉴定与生态意义
第七章 古水稻的鉴定与研究
**节 稻的形态特征与稻属的鉴定
第二节 古稻标本的属性鉴定
第三节 实验考古:水稻小穗轴基盘形态与落粒性及其对古稻遗存鉴定的意义
第四节 研究区域内古水稻的性质和分布
第八章 植物遗存的量化分析
**节 跨湖桥遗址
第二节 田螺山遗址
第九章 人类生态位构建及其对长江下游农业探源的意义
**节 湿地维护与资源和土地的可持续开发
第二节 资源生产的季节性
第三节 遗址域与资源管理系统
第四节 人类:生态系统的主动力
第五节 农业起源动力机制阐释模型的探讨
第六节 小结
作者简介
潘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201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获博士学位,曾留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主攻植物考古学,主要从事古代人类生态、植物的早期驯化与传播、全球农业起源、东亚史前史等领域的考古学研究。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清朝穿越指南
¥14.4¥4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3.1¥68.0 -
朱元璋传
¥14.0¥3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中国近代史
¥6.0¥20.0 -
硬核原始人
¥21.0¥65.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16.0¥45.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8.9¥29.8 -
中国通史
¥18.5¥45.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9¥58.0 -
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
¥15.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