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论》中的历史观研究

包邮《资本论》中的历史观研究

1星价 ¥37.7 (7.7折)
2星价¥37.7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080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83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20308038 ; 978-7-5203-0803-8

本书特色

《中的历史观研究》探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经济解剖和哲学分析,寻求马克思所开辟的一条哲学与经济学携手并进的互动式发展道路和研究道路。该文以《资本论》及其《经济学手稿》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发生哲学革命及唯物史观创立时期的相关著作进行研究,探索马克思是怎样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来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探讨《资本论》是如何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

内容简介

《<资本论>中的历史观研究》探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经济解剖和哲学分析,寻求马克思所开辟的一条哲学与经济学携手并进的互动式发展道路和研究道路。该文以《资本论》及其《经济学手稿》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发生哲学革命及唯物史观创立时期的相关著作进行研究,探索马克思是怎样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来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探讨《资本论》是如何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

目录

导论 一 《资本论》中的历史观研究的缘起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 主要研究方法 四 论文的基本思路及主要观点 **章 唯物史观的形成史和《资本论》的诞生史 一 经济学研究的开始与马克思的思想转变 (一)初涉经济学 (二)经济学语境下唯物史观的初步探索 (三)“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二 经济学视域下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建构 (一)经济学研究催生马克思哲学革命 (二)新世界观的公开问世 (三)经济学语境下唯物史观的系统表述 三 哲学革命视域下的经济学革命及《资本论》的诞生 (一)进入经济学研究及其*初成果 (二)三大经济学手稿及《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的出版 (三)《资本论》第1卷的问世及第2卷和第3卷的出版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关联 一 马克思哲学与经济学、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融合 (一)马克思经济学与哲学的互动 (二)马克思的哲学分析与经济分析在其著作中的体现 二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经济学革命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哲学革命和经济学革命的产物 (二)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升华 一 “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劳动发展史 (一)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形成 (二)《资本论》中的劳动观 (三)劳动发展史是打开全部社会史的锁钥 二 “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一)“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的历史流变 (二)“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的真实意义 (三)《资本论》中的历史性思想 三 《资本论》关于人的基本思想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考察入的基本视角 (二)《资本论》对人的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四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 (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二)矛盾分析方法 (三)“从后思索”的方法 第四章 《资本论》中历史观的当代价值 一 《资本论》中的历史观的理论意义 (一)《资本论》中的历史观:由“假设”到“科学” (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理解: (三)对构建唯物史观新形态的启迪 二 《资本论》中历史观的现实意义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忠友,男,1968年出生,汉族,湖北省随县人,2006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12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副教授。先后在湖北义理学院、中共中山市委党校等单位工作。在普通高校和党校从事行政、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建研究。主持并完成厅局级课题4项,在各类刊物和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