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1985-2016年-中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

1985-2016年-中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

1星价 ¥20.9 (3.6折)
2星价¥20.9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4741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2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509647417 ; 978-7-5096-4741-7

本书特色

本文围绕中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这一主题,在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运用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分析框架探讨我国城乡关系对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具体影响,以回答农民工工资水平高低的决定问题,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内容简介

本文围绕中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这一主题,在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运用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分析框架探讨我国城乡关系对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具体影响,以回答农民工工资水平高低的决定问题,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相关说明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5.1 重点和难点 1.5.2 创新点 1.6 不足之处 1.6.1 相关描述略微不足 1.6.2 缺乏相关定量分析 2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基本问题 2.1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起点:农民工的产生 2.1.1 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突出 2.1.2 人口流动制度壁垒的松动 2.1.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性化 2.1.4 迁移利益的驱动 2.2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一般决定因素 2.2.1 工业部门的工资形成 2.2.2 市场因素的决定作用 2.2.3 制度因素的决定作用 2.2.4 一般决定因素的形成根源 2.3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特殊决定因素:城乡关系 2.3.1 城乡关系的内涵和特征 2.3.2 城乡关系的决定作用 2.4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结果:工资水平 2.4.1 农民工工资水平与三方利益 2.4.2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判断视角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改革时期的农民工工资形成(1985 ~1992年) 3.1 城乡关系的根本作用 3.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强化 3.1.2 城乡关系的具体作用 3.2 农民工市场属性的决定作用 3.2.1 农民工市场的次级属性 3.2.2 次级属性的具体作用 3.3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市场机制 3.3.1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基础因素 3.3.2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动力机制 3.3.3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供求机制 3.3.4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竞争机制 3.4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整体情况及基本判断 3.4.1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整体情况 3.4.2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本判断 3.5 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评介 3.5.1 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归纳 3.5.2 制度因素与市场机制比较 3.6 本章小结 4 市场化改革时期的农民工工资形成(1993-2002年) 4.1 城乡关系的演变及作用 4.1.1 城乡关系的演变 4.1.2 城乡关系的作用 4.2 *低工资制度的决定作用 4.3 农民工工资形成市场机制的演变 4.3.1 农民工合作的经济需求 4.3.2 农民工供给的波动性 4.3.3 农民工供给竞争的变动 4.4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总体情况与基本特征 4.4.1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总体情况 4.4.2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本特征 4.4.3 农民工工资水平特征产生的原因 4.5 本章小结 5 统筹城乡时期的农民工工资形成(2003-2016年) 5.1 新型城乡关系的决定作用 5.1.1 城乡关系转折的背景 5.1.2 城乡关系转折的表现及作用 5.2 农民工工资形成市场机制的变动 5.2.1 农民工合侔的发展需求 5.2.2 农民工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 5.2.3 农民工市场竞争关系的转变 5.3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5.3.1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本情况 5.3.2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主要特点 5.3.3 农民工工资水平特点的形成 5.4 本章小结 6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总体分析 6.1 城乡关系的特殊性 6.1.1 一种剥夺关系 6.1.2 制度安排的结果 6.1.3 失衡程度严重 6.2 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扭曲性 6.2.1 由制度因素和市场机制共同构成 6.2.2 制度因素起主要作用 6.2.3 市场机制受制于城乡关系 6.3 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扭曲性 6.3.1 低工资与高增长的矛盾 6.3.2 低分享与高贡献的矛盾 6.3.3 低增速与高市场化的矛盾 6.3.4 农民工工资的生存性实质 6.4 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非公平性 6.4.1 同工不同酬 6.4.2 福利内容的缺失 6.4.3 其他内容的削弱 6.5 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负面效应 6.5.1 对农民工和农民的负面效应 6.5.2 对企业发展的负面效应 6.5.3 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 6.5.4 对社会发展的负面效应 6.6 本章小结 7 政策建议与新的研究方向 7.1 结论与反思 7.1.1 结论 7.1.2 反思 7.2 政策建议 7.2.1 改革相关制度,调整城乡关系,平衡城乡利益 7.2.2 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农民工市场,消解其发育缺陷 7.2.3 培育市场因素,健全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形成正常工资水平 7.2.4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支持“三农”发展,增强农民工竞争力 7.3 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