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四书全译
读者评分
5分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四书全译

¥19.1 (2.3折) ?
1星价 ¥27.3
2星价¥27.3 定价¥8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108367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19页
  • 出版时间:2009-03-01
  • 条形码:9787221083678 ; 978-7-221-08367-8

内容简介

《大学》《中庸》为《礼记》一书中的篇章,约写定于秦统一以后。《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孟子》是关于孟子言行的著作,成书于战国时代。这四部书写成于不同的时代,思想观点也不尽一致。
《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原来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由《论语》《孟子》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合辑在一起的统称,由南宋大儒朱熹汇辑刊刻,从此广为流传,名声鹊起。
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的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前言

  宋代的朱熹曾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汇编在一起,并加注释,名为《四书集注》,在南宋光宗绍兴元年(公元1190年)刊行。元朝延祐年间(公元1314-1320年),朝廷明令以《四书集注》考试士子。自此迄至清末,沿习不变。本书统治封建社会的思想达七百年之久,影响深远。
  《大学》、《中庸》为《礼记》一书中的篇章,约写定于秦统一以后。《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孟子》是关于孟子言行的著作,成书于战国时代。这四部书写成于不同时代,思想观点也不尽一致。但是,经过汉以后历代统治阶级思想家的改造,特别是经过宋代程颢、程颐、朱熹的几番阐释以后,“四书”及其“集注”。已经成为封建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约略说来,在哲学上,宣扬唯心主义的“天命”观;在政治上,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推崇“仁”、“义”,鼓吹“中庸”;在经济上,通过美化井田制美化封建剥削;在道德上,宣扬“忠”、“孝”、“诚”、“信”,企图用脱离社会实践的主观修养.诱导人们诚心接受封建统治。
  今天,为了认识封建社会,批判封建主义,对于一般干部来说,读一读“四书”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况且,作为古代遗产,“四书”中也含有某些民主性菁华,乃至文章的写作经验,经过分析、批判,可以为建设新文化提供借鉴。由于“四书”的古代汉语不便于今天的读者阅读,我们决定将“四书”译成现代汉语。是为本书编写印行的缘起。
  《四书集注》实际上包括“四书”及“集注”两部分。“四书”是秦及秦以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文献。“集注”则浸透了宋代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世界观。两部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现在略去“集注”,只译“四书”。书中的注释,是由我们新作的,内容限于字词训释和典章、制度的说明等,力求简明。译文以直译为主,兼顾文采。

目录

前言
大学
引言
正文
中庸
引言
正文
论语
引言
正文
学而**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孟子
引言
正文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展开全部

节选

大学
  引言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可能作于战国时期,写定于秦统一全国以后不久。作者不详。
  “大学”,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据传在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学习基础文化及武艺。十五岁人大学,又称太学,学习治理政事的理论。汉代郑玄说:“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礼记注释》)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四书集注》)
  《大学》分“经”一章,“传”十章。“经”是基本观点,“传”是对于“经”的解释、阐述。这样的章次,是由朱熹重新编辑的。
  《大学》依据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阐明了新生的地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理论。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步骤(八目)。“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人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善的境地。具体说来,就是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三目是“修身”的目的。
  《大学》篇认为“修身”的重要途径是格物致知,即“致知在格物”。汉代郑玄在《礼记注释》中说:“知是对于善、恶、吉、凶的因果关系的认识。格,是招致、引来的意思。物,是事的意思。如果我们的认识趋向于善,就会引来善事,如果我们的认识趋向于恶就会引来恶事。就是说事是按照人的思想追求发生的。”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